四年风雨“双十一” 有苦有泪有甜蜜
“网红”卖家谢仕明
11月11日凌晨4时,和最后一个客服交接完毕,谢仕明终于躺下睡觉了。这是谢仕明进入“淘宝圈”后,度过的第四个“双十一”不眠夜。
“双十一”大战,谢仕明赚过钱,也亏过钱。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如今的运筹帷幄,这条路,他走得并不平坦。
无心插柳的“双十一”,改变了他的生活
谢仕明是福建人,不过,自从毕业以后,谢仕明的生活就和温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他的“淘宝梦”正在渐渐实现。
2012年,谢仕明即将从学校毕业,作为毕业生,谢仕明去了当地一家上市公司实习。和很多人一样,谢仕明的父母希望他能循规蹈矩地考公务员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安定的生活。然而,“不安分”的谢仕明却和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我想创业,我不想一生都碌碌无为,我要凭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
于是,带着借来的10万元,谢仕明来到了横峰街道前陈村。租下一间逼仄的小房子,谢仕明开始“蜗居”创业。
那时,开网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很普遍,然而,作为鞋业产业聚集地,温岭当地开淘宝网店的人却不多。由于接近货源地、款式潮、价格实惠,谢仕明的网店很快就做得风生水起。
2013年11月11日,淘宝网又一次开展“双十一”活动。这天,也是谢仕明第一次和“双十一”打照面的日子。彼时,谢仕明的网店规模并不大,他也没有参加的意向。
回忆起那年的“双十一”,谢仕明认为,颇有些运气成分。那时,谢仕明参加了淘宝网一个“天天特价”的活动,参加的第一天,刚好赶上“双十一”。“当时想的是,‘双十一’到了,店里的流量会大一些,生意也可能会比平时好一些。”然而,这个“好一些”却大大出乎谢仕明的意料——1小时爆卖500双!这个销量甚至超过了平时一整天的量。“双十一”带来的震撼,谢仕明终于真实地感受到了。
谢仕明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参加“双十一”,一天的销售额达到2万元,“这一年的‘双十一’很赚钱,我从来没想过,它就这样改变了我的生活。”
只追求跑量,淘宝路上栽了跟头
尝到“双十一”的甜头后,第二年,谢仕明开始提前准备起来。这一年,他的网店已经初具规模。
不过,尽管有所准备,谢仕明还是低估了“双十一”的威力。一款店里的爆款鞋,在“双十一”当天卖出2万多双!这个销量让谢仕明有些吃不消。“当时,这款鞋子只准备了1万双左右。接到订单后,我和合伙人连夜开始联系供应商。”谢仕明说,那一年,“双十一”带来的各种问题已经初现端倪,比如货源短缺、快递无法跟上。
就这样,谢仕明度过了第二个“双十一”不眠夜。不过,傲人的销量带给谢仕明的却不是利润。“销量2万双,退货就退了7000多双。”谢仕明叹了一口气,退货原因并不是鞋子的质量和款式问题,而是快递几乎处于瘫痪状态,导致不少客户迟迟没有收到货,因此很多客户选择了退款。“因为货源短缺,有些鞋子过了20天才发货,我们也因此赔了逾期的钱。那年,我们不仅没有赚钱,反而亏钱了。”
随着网店的规模越来越大,谢仕明的经营思路也发生了改变。“触电”第三年,谢仕明决定,在“双十一”当天,亏本赚吆喝,用超低价格带动流量,从而达到广告宣传效果。一双进货价为15元的雪地靴,“双十一”当天的价格仅为9.9元,并且包邮——这一次,谢仕明下了血本。
当天凌晨2时,这款鞋子的销量就突破了1万双——这也意味着,短短两个小时,谢仕明就要亏损10万元。是止损,还是继续投钱?谢仕明和合伙人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大家决定,将这款产品及时下架,以免亏损更多。
然而下架后,谢仕明却发现,这款鞋子在另一个商家那里的销量正悄悄反超。那家店里,这款鞋子的售价为11.9元,在谢仕明的产品下架后,销量突然猛增。最后,那名商家的成交量是2万双,稳居第一。“淘宝网很现实,销量第一的会排在很前面,这样就能带动整家店铺的流量;而第二名和名落孙山的待遇则是差不多的。”谢仕明苦笑着说,本来想要冲第一,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他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一年的‘双十一’,我们还是亏钱。”
转型升级,今年找对了赚钱路
有了前几年的经验,今年,谢仕明的“双十一”过得谨慎而热闹。“虽然今年的销量不是这几年中最好的,却是这几年下来,最赚钱的一年。”谢仕明说。
经历了4年的摸爬滚打,谢仕明的网店正在逐步转型——客服、仓库分开,并在外地建立客服中心,扩大销售规模,增强网店影响力。“我在老家福建三明建立了一个客服中心,那里接到订单后,我就在温岭发货。”不仅如此,谢仕明还接了不少外包业务,网店的经营业绩蒸蒸日上。
爆款能够带动店铺流量,这一点,谢仕明十分清楚。因此,今年,他把店内的一款平均日销量达1000双的鞋子的价格作了适当下调。“双十一”结束后,这款鞋子的总销量为8000多双,虽然没有前几年破万双的成绩,但因为还有利润空间,今年可以算是最赚钱的一年。“今年,很多网店都比较理性,不再打价格战,而是在这一天适当让利,达到和消费者双赢的目的。”谢仕明说。(温岭日报记者 陈舒丹)
热情不输年轻人
淘宝店主莫丽君
“凌晨零时,我就开始加班,一直到现在都没合眼。”11月11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夹屿村时,淘宝店主莫丽君正在和小工们一起打包发货。莫丽君的脸上浮着淡淡的黑眼圈,整个人却容光焕发,眼神也看不出丝毫疲惫。
今年49岁的莫丽君,玩转起电子商务来,一点都不输给年轻人。“我以前是开实体店的,不过,生意不是特别好,于是,我就想通过网络,把鞋子卖到全国各地。”
早在2000年,莫丽君就开始经营淘宝店了,不过,今年是她第一次参加“双十一”。“我很早就听说‘双十一’的存在了,但都没有想过参加。”莫丽君说,身边有很多电商朋友参加过“双十一”活动,不过,有些人准备了许久却没有赚到钱,这让她打起了“退堂鼓”。“今年,我在朋友的建议下参加了‘双十一’活动,没想赚多少钱,只想体验一把,以便积累经验。”
虽说如此,莫丽君却丝毫没有懈怠。为了这次“双十一”,莫丽君提前一两个月就开始准备了。“确定主推哪款鞋后,我就开始囤货、打包了。”莫丽君说,选好鞋款很重要,为此,她综合了好几个月的销售数据,并询问了不少年轻女孩喜欢哪种款式,“‘下注’很关键,所以我下了不少功夫。”
功夫不负有心人,“双十一”一到,莫丽君的网店订单就像“开挂”一般蜂拥而至。客服打印收货地址,莫丽君打包鞋子,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整夜便过去了。
“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明年的‘双十一’,我准备参加更多活动,提高网店的收益。”莫丽君说。(温岭日报记者 陈舒丹)
参加“双十一”是为了迎合大趋势
淘宝店主徐福云
“‘双十一’,战鼓雷鸣,阿卡沙团队怕过谁!”11月11日,横径村的一处淘宝店一片寂静,频繁的键盘敲击声显得格外清晰。墙壁上的横幅早早被徐福云挂起,客服们紧紧盯着屏幕,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徐福云便是这家网店的经营者。来自江西的他,从事鞋类销售已经有8年光景。2008年,在老乡的带动下,徐福云来到横径村创业。“我之前在温州经营一家实体店,但是生意不太好。”徐福云说,实体店的不景气,让他萌生了进军网店的想法。
来到温岭后,徐福云就安安心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网店。由于接近货源地,徐福云的网店生意比实体店好了不少。“刚开淘宝店时,还没有‘双十一’这样的‘节日’。”徐福云说,虽然开店早,但直到前年,他才开始在“双十一”当天做活动。
“前年‘双十一’,网店的销量比平时好了4倍。”说到第一次接触“双十一”时,徐福云喜笑颜开,虽然单品的利润没有平时高,但因为销量上去了,赚得比平时多。“参加‘双十一’活动是网店发展的大趋势,如果不参加,就会被甩在后头。”
有了前年的基础,去年,徐福云加大了“双十一”的活动力度。为了保证“双十一”的销售业绩,徐福云聘请了4名客服人员。午夜的钟声刚响,订单便像雪片一样飞了过来。“去年卖了4万双,打包、发货就花了两三天时间。”
今年“双十一”来临之前,徐福云提前十多天开始打包货物。“为了让包裹尽快发出,只要订单一到,贴个地址就能发货了。”不过,对于“双十一”,徐福云认为,当天的销量虽然大,却没有达到往年的效果。
“‘双十一’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它来临前的一周甚至是半个月,网店的销售业绩都十分惨淡,‘双十一’当天的销量,其实是这么多天累积的结果。”徐福云说。(温岭日报记者 陈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