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庄郑悦
1999年,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创立,主营B2B业务,包括支持国际贸易的阿里国际以及国内批发平台1688两大块。
如今,这艘巨轮正在上市路上。有种论调说,B2B已然是明日黄花,难成气候,对阿里巴巴上市价值有限。但立马就有一种观点反驳,不管B2B对阿里巴巴价值几何,最起码在这一领域,别的公司都还只能望其项背。
有人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和B2B比,前者“当红”,后者“潜行”。而在B2B的启蒙和起步阶段逐渐过去,乃至于被新兴事物掩盖了光环后,阿里巴巴B2B公司作为一家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企业,依旧坚持最初的“诚信”体系,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B2B网站,继续巩固杭州这一世界级商业信息中心的地位。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阿里巴巴B2B如今的江湖地位?马云认为,在B2B领域,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诚信”。
推行“诚信通”重塑网络信用
现在,大家已对支付宝等网络支付体系很熟悉了。但在阿里刚创立的那几年,国内在线支付系统不发达、 网络诚信环境缺位,使得安全支付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资料显示,2001年,中国的网络环境浮躁,许多网络公司纷纷从免费网络服务向收费服务转型,单方面撕毁了之前承诺的免费协议,网络信用初显脆弱之态。就在当年,声名显赫的B2C网站My8848轰然倒塌,更将网络信用推向崩溃,发展初期的中国电子商务遭遇诚信困境。
阿里巴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重塑网络信用。
2001年,阿里巴巴联手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共同发起倡议,设立了“9·19”诚信日。
2002年3月,阿里巴巴创造性地推出“诚信通”计划,提供对会员企业和淘宝网商的认证服务,进行了网上诚信社区的建设,推动网上商业信用的建立。
在虚拟的互联网上搭建一个诚信的商业体系,这在当时的商业环境中难以想象。
该计划主要通过第三方认证、证书及荣誉、阿里巴巴活动记录、资信参考人、会员评价等5个方面,来审核申请“诚信通”服务的商家的诚信。
计划实施的结果显示,诚信通的会员成交率从47%提高到72%,用传统手段,而非技术手段解决了网络商家之间的信任问题。
小米服饰(诚信通资历:一年)审核工厂时,阿里一下子派来6个人
阿里巴巴“诚信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其构建的商务平台上,诚信通档案是会员必填的基本信息,用来展示会员的基本诚信情况,由四个部分组成:A&V认证信息、阿里巴巴活动记录、会员评价、证书及荣誉。
A&V认证信息包括公司注册名称、地址,申请人姓名、所在部门和职位,并同时需要出具相应的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提供商业信息的企业,必须首先通过这个认证。
桐乡小米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白丰源对此就深有感触:“阿里在帮助企业建立诚信形象这块确实做得很好,除了保证金之外,还要深度验厂、实地验证等等,程序很复杂。”
白丰源记得那天阿里派人来厂区检验,光是人员就来了6个,从纱线、设备到设计师,仔仔细细一个都没有放过,从早上9点直到下午4点多才结束。“真是相当精细。不过也因为这样,只要你登录我们的网站,事无巨细,马上就能看到我们公司的理念、产品、规模。这种线上交易,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力了。”
白丰源对记者解释,其实,他从2011年就开始接触阿里的B2B平台,但是去年开始他才真正进入,“之前这个平台给我的感觉,它只是一个信息提供商,现在变成了一个交易平台,而且很多方面越做越完善,我觉得已经到时候了。”
现在,他已经利用平台成功招来20个淘宝皇冠店铺客户、10个天猫长期合作客户,成功招募分销商50个。
按照现在的比例,白丰源的线上交易占总交易额的30%,最大的金额的单次交易达四五十万元。他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做到线上线下持平,“当然我的目标是线上可以达到70%。”
博蕾特皮革(诚信通资历:七年)写博客、发帖,都能提升客户的信任度
阿里巴巴平台中的活动记录也是客户们评价网商企业的重要指标。它反映某一网商在经营过程中的信用表现,及其与阿里巴巴共同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时间。时间愈久,愈能证明该网商的诚信度。
义乌博蕾特皮革公司就是平台的高诚信度企业。总经理程敏珍今年50多岁,可以算是“60后”电商的代表。她至今还非常清楚地记得, 2006年9月8日,她注册了“诚信通”,从此走过了7年多的网商岁月。
程敏珍认为,“做网商最重要的就是诚信,我在阿里B2B平台做了8年,一直都是货到付款,也从来不拖欠人家一分钱,现在接触的很多都是稳定的长期客户。我销售额最高的一笔单子,已经做到了180多万元。阿里给我们创建了这样的平台,我们就应该好好利用。”
而在这8年里,程敏珍也一直利用阿里的这个平台写博客、在论坛发帖,“到2011年2月为止,光博客我就写了300多篇。现在我自己虽然不写了,但是我还会让我们客服部的小姑娘坚持这样做。”
程敏珍说,她的博客意展示了她和客户之间的一些故事和自己做生意的想法,拥有了很多粉丝。“这也是和客户交流的一种方式,他们看到你写的东西,有时候也会有共鸣,会给你留言,事实上这也是加强信任感的一种方式。”
如今,在“博蕾特”的诚信记录上,没有一条不良记录。每天都有全世界慕名而来的网商,通过旺旺(阿里的通讯软件)来敲门谈生意。
为了避免企业会员之间的恶意攻击,阿里巴巴还有两大法宝:一是只有诚信通会员才能拥有评价的权力;二是评论以后相互留档案,不可以匿名,必须公开。另外,诸如ISO体系等行业认证也成为诚信通会员重要的参考信息,并且,阿里巴巴会用优先排名、向其他客户推荐等方式,来奖励那些诚信记录良好的用户。
“这些实名评价等措施,也是鼓励我们更公开透明地接受客户意见,加强信任,也是促进我们成长的一种方式。”现在,程敏珍还经常不定时参加阿里B2B平台的一些活动,与其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在技术上他们是专家,但是在买卖上,我们才是行家,平时有些什么需求,有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我们都会进行交流,共同进步。”
评论: 诚信是商业伦理的基石
“人无诚而不言,人无信而不立。”中国自古就有以诚待人的传统。
古时候,社会职业等级划分是“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位,是因为这个群体追求的是忠孝仁义,做人的准则中首先就是诚信;“商”排在末尾,因为这个群体追逐利益,诚信则排在后面。
那么,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诚信和利益之间又该如何排序呢?
商人不逐利,何谓商人?逐利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关键看怎样看待“诚信”两字的价值。
浙江商人,对于诚信的意义,看得明显要远一些:
在杭州,阿里巴巴率先推出网络信用体系,把商家的品牌和产品的含金量进行了数据化;
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商户想拓宽线上之路,纷纷加入“义乌购”的诚信体系。
越来越多的浙商,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诚信与逐利之间是没有冲突的,甚至可以互融共进。
诚信,价值几何?
有企业家说,诚信是最好的赚钱工具。事实上,这已经成为现实。一个信用等级非常“赞”的网店,在二手交易市场上估值不菲;一个虚拟信用分很高的实体店铺,在融资方面可以享受独特的优惠……
诚信,在现代商业价值中,越来越体现着它的价值——
消费者逛大商场时,往往会挑品牌价值高的店铺,因为其诚信度远高于街头小店;
食客出门吃饭,会在网上寻找某店的评价,同样看的是店家的诚信口碑,口碑好,生意更好,口碑差,生意则更差;
甚至连游客出门旅游,找旅行社、订酒店,都会先看“评价”内容,再决定是否下单。
市场经济已进入了诚信时代。诚信,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