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工商联: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服务企业

2019-07-20


辽阔的钦州湾碧波浩瀚,风动浪涌。近年来,在党旗领航下,钦州市工商联勇立潮头,于前进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推动各项工作跨上新台阶,闪耀的成绩如阳光下腾跃的朵朵浪花:118家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实现4个100%和党组织全覆盖;在广西14个市级商联中第一个实现全市各县区工商联全国“五好”全覆盖;105家民营企业和51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捐资捐物达5000多万元……突出的成绩终获殊荣:2018年末,钦州市工商联被评为“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集体”,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联系统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确保方向强化教育引导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钦州市工商联把政治引领作为首要任务,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教育引导,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民营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加强新时代非公人士思想引导,保证非公企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任务”,钦州市工商联主席张红丹说。

为深入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近年来,钦州市工商联共组织了43次非公人士赴国内外发达城市参加各类培训交流活动,举办了各类专题培训班26次、非公经济和商会论坛5次,参训人员达3万人次。

多措并举抓好基层商会

过去几年,钦州市工商联大力加强服务意识,凝聚商会发展合力,找准定位,积极作为,以争“五好工商联”、创“四好商会”活动为载体,力抓商会各方面建设,工作成绩可圈可点。

在强化基层组织发展工作方面,先后推动了钦北区皇马工业园区商会、灵山县丰塘镇榃朴村商会、平吉村级非公经济人士之家的成立,成为广西首个园区商会、首个村级商会、首个村级非公经济人士之家。同时,成立了钦州市商会秘书处,建立商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副主席副会长述职和轮值制度,组织企业开展轮值活动、参政议政、积极参加脱贫攻坚等活动。

在强化非公经济党建工作中,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按照“4个100%”的要求已建立党支部356个,118家规模以上的非公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企业中党组织先锋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开拓创新搭建服务平台

立足新时代,面对新挑战,钦州市工商联拿出了自己的新举措。

在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中,钦州市工商联着重抓好“三大平台”的建设,借助这些平台的优势和力量,有效地做好了服务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工作。

一是创新民营经济维权服务平台。钦州市工商联分别携手钦州市检察院、钦州市中级法院、钦州市仲裁委先后成立了“钦州市检察院服务非公经济工作站”“钦州市民营企业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室”“钦州市非公经济巡回审判庭”和仲裁调解中心。

二是搭建“校企联动”服务平台。与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企业用工培训基地,目前已开展6期培训活动,共为企业培训员工300多人,助推钦州市非公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三是搭建“银企联动”平台。与建设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探索银企合作机制,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正是因为转变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法,增强服务的及时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主动服务、靠前服务,钦州市工商联不断探索出适应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新的服务方式、手段和载体,工作中切实帮助为企业排忧解难,赢造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大局

大潮奔涌逐浪高,奋楫扬帆拓新局。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南向通道战略构想,钦州市工商联主动“走出去”,2018年8月,一列从钦州始发的列车意气风发地驶向了黔滇川渝毗邻地区的沿线节点城市,开启了经贸交流活动之旅。随后不久,以“加强区域合作,共建南向通道”为主题的桂黔滇川渝毗邻地区工商联(商会)工作协作会第十次会议在钦州成功召开,赢得了各方瞩目和赞誉。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加可期。张红丹表示,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钦州市将紧紧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两个健康”主题,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创新服务载体,夯实组织基础,继续努力开创工商联工作新局面,力争为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记者李运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