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会何来大能量?

2013-09-05

                                                           ——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五金机电行业商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纪实

  
    一条拥有历史厚度的特色商业街,在现代城市进程中,显得步履艰难,一度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商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商业街变得井然有序……
    当前,在苏州市工商联的领导下,商会正在积极开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在江苏苏州,提到东中市五金机电商业特色街,众人皆知。苏州市姑苏区古城五金机电行业商会会长杨建渊告诉记者,商会100多家会员单位主要集中在这儿。东中市五金机电商业特色街与上海北京东路五金机电专业街并驾齐驱,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享有盛名,有着35年的历史,注册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就是这样:一条拥有历史厚度的特色商业街,在现代城市进程中,显得步履艰难,一度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商会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商业街变得井然有序……
                                                              特色商业街的“老大难”
    杨建渊告诉记者,东中市五金机电商业特色街为苏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随着苏州城市化的进程,东中市时有堵车、交通受限,道路两边车辆乱停乱放,老百姓意见很大,这条街交通管理与经济发展产生了矛盾。2010年,苏州市交巡部门针对特色街“老大难”的现状,实施全天单行线管理,顿时商家生意难做,反响激烈。
    面对如此“老大难”的现状,商会是组织会员和商家自管自律参与交通治理,从被管理者变成积极参与的管理人,当好政府管理部门的助手,还是任凭商会会员在社会管理中处于松散和无序的状态,将商业街交通管理置身事外,由政府交警部门刚性执法,致使群众和商会的利益受损。杨建渊坦言,这是他个人,和姑苏区古城五金机电行业商会,以及东中市五金机电特色街遇到的巨大挑战。商会领导班子最终选择了前者。
    杨建渊说,商会在姑苏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工商联的指导下,在交警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针对东中市存在的问题和交通单行线管理的现状,商会代表商家和会员,先后与交警部门召开多次警民恳谈会,组建由区政府、街道、交警、公安、城管、商会、商家、交通管理志愿者参加的特色街综合领导小组。最后形成,由政府主导、警民共建的交通管理新模式,突破了交通管理单纯由交巡警部门管理的陈旧思维束缚,由“条”变“块”,交通管理模式的主体意识、自律意识,做到群治群律。建立起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组织参与的多元化交通综合管理新模式。
    谈起经营中曾经遇到的难题,苏州市康泰五金机制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军感慨良多,他说,交警、城管等执法部门,对商户的管理过去都是直接罚款,生意不好时,辛辛苦苦一天不仅没钱赚,还要交罚款,心里窝着一肚子火,商户与执法部门的关系形成了对立。而今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使道路畅通了,客户愿意来采购,商家的自律意识强了,市场自然又恢复了活力。
                                                               商会发挥作用显身手
    如今,由商会出面聘请的6名下岗人员,组建成立的自管自律交通志愿者团队,已运行了3年多。他们的职责是在东中市路面上,行使交警授予的权利,管理交通维护秩序,引导教育商家规范本单位人员遵守交通规则,让全部商家参与到文明交通管理中来。杨建渊认为,这是政府交警管理部门大胆创新的结果。
    苏州市姑苏区交警四中队指导员顾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警民共建创新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了东中市堵车现象,使交通畅通、秩序良好。关键是,使会员和商家由原来的被管理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和管理人。区交警部门顺应发展将单行道调整为有时段的单行线管理,这一做法不仅得到苏州市交巡警部门的认可,还成为了全国的样板。杨建渊认为,这是政府交警管理部门大胆创新的结果。据介绍,近期,在苏州市工商联领导的指导下,姑苏区古城五金机电行业商会在贯彻落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中,充分发挥商会的作用,又启动了商会与观前街道城管中队合作,商会自聘志愿者,城管授予权限,志愿者穿城管制服每天在东中市五金机电商业特色街针对商家商品乱摊乱放,广告杂乱无章,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自管自律加以纠正,做到文明经营,有秩序经营。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商会参与”的双赢城市管理的合作模式,努力实现“群众满意、和谐有序”的目标。
    苏州市姑苏区观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田鑫军表示,商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做法,在东中市五金机电商业特色街得到了很好的实践。如,在城市管理执法过程中,街道对商会分别在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在管理权限上给予倾斜,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承担,联合相关部门给予协调沟通,营造良好的环境,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社会管理创新亟待破题
    杨建渊特别关心商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有关动态政策。他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要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商会行业协会。这为基层商会组织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方向。
    姑苏区古城五金机电行业商会的探索实践表明,首先要参与社会管理,彰显商会作用。行业商会不仅要建立、健全、完善自身建设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行业互动和进行行业自律,促进行业规范。还必须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的社会管理,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商会参与”的双赢合作管理模式,才能进一步促进商会的自身建设与行业的发展,做到共存共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其次,树立典型,争创品牌,引领行业转型升级,做大做优。同时,在自身建设上也狠下功夫。
    杨建渊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行政机制这只“看得见的手”双重失灵时,商会作为构架于市场和政府之间的“第三只手”,将发挥中观调节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带来的风险。
    当前,在苏州市工商联的领导下,商会正在积极开展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结合自身的探索实践,杨建渊认为,一是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能否将涉及规范行业自律的职能授权、下放给商会,如:行业登记发证、行业统计、行业年检管理、安全检查、广告发布和核准等,以此作为其管理的延伸,同时为行业商会借助于这些职能规范商户行为,提供支撑。
    二是每年工商年检时,由行业商会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货渠道以及诚信经营情况、优质服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合格者由商会盖章认可,工商、组织机构代码证才可办理年检手续。
    三是对违章、违纪经营、无证经营、欺诈经营、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违法经营者,经商会多次教育,屡教不改者,由商会提出名单、工商应给予惩罚或给予停业整顿。通过发挥行业的多种优势,协助政府有关部门把关,同时也规范了行业,使企业逐步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的经营氛围,使政府满意,消费者满意,自己满意。(庄道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