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要求把工商联商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商会职能作用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从当前工商联所属商会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搞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工商联基层组织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优势的充分发挥,对于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工商联商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联系商会实际,选准教育实践活动的切入点
工商联商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源自于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顺应了民营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潮流。截至2012年底,工商联所属商会已达46268家,其中行业商会17036家,乡镇商会17735家,街道商会4575家,市场、园区、楼宇等商会2939家,异地商会3983家。
工商联商会已成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抓手。把工商联商会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挥行业商会、乡镇商会、街道商会、园区商会、异地商会等组织经常联系企业、紧密联系企业家的独特优势,有利于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
近年来,受各种错误思潮和腐败现象的冲击和影响,有些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严重,动摇甚至丧失了理想信念,意志衰退,悲观失望,淡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小平同志讲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实践出真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能回避社会矛盾,不能脱离实际空洞说教,更不能行政命令生硬灌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紧密联系实际。
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要明道理、讲感情,要求别人懂得的道理自己要真懂,要求别人树立的信念自己首先要坚定。要充分尊重和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所思、所想、所求,贴近他们的心理建立友谊,放下架子真心与他们交朋友,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率先垂范,才能深受他们的欢迎和拥护,取得教育实践活动的真实成效。
二、创新思维方式,把握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点
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承担着帮助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大责任。作为工商联重要组织基础的商会,要紧密结合广大会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团结帮助、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深刻理解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内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相结合。维护稳定大局,构建和谐发展环境,是每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共同期待与不懈追求。
与组织会员建言献策相结合。组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确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职责,细化活动实施方案,确保责任到人,精心组织学习。工商联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召开座谈会,组织企业家、商会负责人建言献策,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与搞好商会企业党建相结合。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要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理想信念及群众观念的党性分析活动,突出查找和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等问题,真正实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充分发挥商会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的实践特色,力求在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提升促进“两个健康”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强化分类指导,抓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
工商联商会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会员企业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因此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坚持分类指导,既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法。只有加强分类指导,才能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有序推进。
区分不同情况加以指导。贴近各类商会和基层组织的实际,确定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是坚持分类指导的首要任务。所谓实践活动主题,是指一个商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是目标和内容的集中体现。实践活动主题一般与商会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相联系,其作用是明确实践活动主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所谓活动载体,是指教育实践活动的承载形式和具体方式,一般与商会的性质和会员企业的特点相联系,便于会员参加,容易见到实效。
区分不同阶段加以指导。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项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长期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要求。区分不同阶段进行指导,是分类指导的重要形式,从而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按计划、有节奏、波浪式地向前发展。要研究如何巩固、提高、深化的问题。区分不同基础加以指导。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亦如此。有的商会搞得好一些,有的商会一般,有的商会还有差距。要根据商会不同基础和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既总体谋划、统筹兼顾,又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力求整体上实现教育实践活动的均衡发展。
四、创新发展思路,巩固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占半壁江山的历史背景下,要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居安思危,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不断巩固、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把实现远大理想和完成现阶段任务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指出:“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义利兼顾、以义为先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及其他社会慈善事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致富思源泉、回报社会,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贡献。”
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一些人在理想信念问题上产生迷茫或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是由各种实际问题引起的。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不同情况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既要注重思想上的释疑解惑,又要想方设法解决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工作中实际问题,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把创造物质财富与创新精神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刻变化的形势下,要把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与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服务小微企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引导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广泛覆盖相结合,解疑释惑和排忧解难相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做好日常工作相结合。通过统筹协调,推进科学发展,切实巩固提高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总之,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对于弘扬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构建民主进步的和谐社会,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者系全国工商联会员部商会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