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市工商联党组《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的通知

2005-03-28
                                                 中共温岭市委办公室文件

                                                  温市委办[1999]45号

  中共温岭市委办公室    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工商联党组市工商联《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东浦、东片农场,市直各单位: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市工商联党组、市工商联《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温岭市委办公室(盖章)

                                                                  温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盖章)

                                                                1999年5月11日

                     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

                                                        市工商联党组 市工商联

                                                            (1999年4月26日)

        去年,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省委[1998]2号)文件下发之后,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下发了《转发省工商联党组、省工商联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我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的通知》(省委办[1998]44号),市委、市政府也相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改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市委发[1998]55号,这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998]2号、省委办[1998]44号和温市委发[1998]55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联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工商联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业界组织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现阶段工商联的主要工作对象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其工作方针是“团结、教育、引导、服务”。工商联肩负着团结、教育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努力培养一支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分子队伍的责任,肩负着引导、服务、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在致全国工商联八大的贺词中,充分肯定了工商联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工商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工商联既是具有参政议政功能的人民团体,又是具有多种服务职能的民间商会。”“工商联要发挥民间商会的作用,政府部门必须赋予一定的服务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深入,一些原来属于工商联服务管理的职能,要逐步归还移交给工商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完全可以交给民间商会等人民团体去办。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城市,可以支持工商联自下而上地组建以行业为宗旨的同业公会或行业协会,为建立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做出贡献。”全市各级各部门应认真学习领会中央这些指示精神,加深对工商联性质、地位、作用的理解,支持工商联发展和完善各项服务职能,以发挥工商联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二、充分发挥工商联的职能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应重视和支持工商联发挥各项职能作用。

        (一)发挥工商联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优势。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是工商联的重要职能,是工商联的政治优势,也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中发挥作用的一条重要渠道。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围绕国家和我市重大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水平。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既是工商联的主要工作对象,又是工商联的依靠力量,通过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组织起一支骨干队伍,带动整个群体健康发展。要支持工商联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引导教育他们当爱国、敬业、守法的模范;引导他们深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消除思想顾虑,放开手脚,发展生产、扩大经营;引导他们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三)强化工商联的服务管理职能,完善服务体系。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强化服务管理职能,完善服务体系。

        1、帮助非公有制企业疏通融资渠道,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争取在条件成熟时,成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积极稳妥帮助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2、工商联要积极创造条件,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建立法律服务体系和工商专业培训中心,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人员服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人的政治业务素质,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人员评定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纳入当地人事(职改)部门统一组织评审、管理,并为企业各类专门人才的管理提供服务。

        4、工商联要及时准确地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各类信息服务,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产品质量、标准化、计量等服务工作。

        5、工商联要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档案管理工作,探索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教育、培养和管理的新途径。

        (四)努力促进自律性行业组织的建立,为规范市场秩序多作实事。

        为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五大提出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任务。工商联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努力促进自律性行业组织的建立,为发展企业规模、规范市场秩序多做实事。组建同业公会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的有效组织形式,要支持工商联以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区为重点,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行业,组建和发展同业公会。各级工商联应对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加强指导。其它部门或单位组建含有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经济社团组织,民政部门在审批过程中应征求工商联的意见。

        (五)发挥工商联民间外交的优势,促进对外开放。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巩固和扩大与港澳台工商界的联系与交往,巩固和扩大与国外工商社团的交往与合作,为实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服务,为促进民间国际经贸合作服务,为会员开拓国际市场服务。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有计划地组织会员出国(境)商务考察,为会员出具出(国)境证明,促进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工作。

        (六)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会员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组织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投身到民间扶贫和义利兼顾的光彩事业中去,是社会扶贫工作的一种新尝试。要支持工商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关注国家的改革和发展大局,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积极参与再就业工程。工商联要把再就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工作,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努力为国家分忧,为下岗职工解难。

        三、切实加强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

        当前,全市正在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的决定》,各级党委、政府在做非公有制经济工作时,应重视发挥工商联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要按照市委办[1997]53号文件精神,支持工商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积极组建乡镇、专业市场等基层商会及温岭人在外经商办厂集中地建立跨省区、跨国籍的异地商会,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作用。要支持和帮助工商联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要把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摆在首位。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会员服务的观念,团结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要加强组织建设,根据工商联的职能和任务,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力量,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适应新时期工商联职能的需要。三是要积极帮助工商联解决开展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办公、交通条件等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工商联经济职能的强化及与国际商会接轨步伐的加快,建造温岭商会大楼工作已经摆到议事日程。工商联要自筹资金,抓紧准备,争取市政府在规划、征地、政策方面的支持,早日建造温岭商会大楼。

        主题词:工商联 非公有制经济 通知

        中共温岭市委办公室                                                   1999年5月11日印发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