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智造小镇快速崛起

2025-03-06

春风轻拂下,素有“中国童鞋之乡”美誉的温岭市城北街道,现代化鞋业厂房,一排排一栋栋,鳞次栉比。足友、几米熊等900多家鞋企车间内,各式新款鞋子从生产线上流出,运往五湖四海……

去年,温岭童鞋产业动作频频,牵手“童装之都”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跨界联动,发布首款校园鞋,匹克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温岭童鞋正阔步闯天下!

新的一年,城北街道将以“智造型、创新型、宜居型城区枢纽”为总体定位,全力打造科创新引擎、产业新格局、入城新门户、共富新图景,加快建设“人城产文”深度融合的童鞋智造小镇。

从智造基地迈向时尚高地

新春刚过,在织里镇中国童装城入口处的温岭童鞋选品中心热闹非凡。这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展厅,汇聚了城北街道7家龙头童鞋企业的近百款拳头产品。入驻3个多月来,不时能看到前来咨询、洽谈的外国采购商。

温岭童鞋历经40余年发展,构建起区域特色产业集群。肯定成绩的同时,城北街道也清醒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产业规模体量偏小、结构不优、质量不高。近年来,城北街道积极谋划童鞋产业的升级之路,通过融入创新链、升级产业链、重塑销售链,破解产品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从智造基地迈向时尚高地。

破圈跨界就是重塑销售链的一招。“织里以童装为主导产业,与童鞋产业具有较强适配性。‘童鞋之乡’牵手‘童装之都’,可以接洽更多童装的设计、销售资源,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城北街道发展服务办主任林杰说。

深耕产业链,去年8月,城北街道年产600万双童鞋智能制造园区建设项目开工,将建设5条制鞋成型流水线及现代化的配套加工车间,建成后将组建机能鞋研发中心;去年12月31日,总投资约4亿元的匹克温岭童鞋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开工建设,将建设4条智能化生产线,投产后预计产值达2亿元。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城北街道在现代化产业链体系上的“智造”短板正被逐步补齐。

去年年初,城北街道还引入利城品牌供应链,致力于国际IP生态商业运营、产品自主研发和直播孵化培育,并以数字商贸新业态党建联建为抓手打造共富工坊。据悉,利城品牌供应链成为长三角区域数字广告一体化发展工作现场交流会观摩点,被评为全省2024年度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

立足当下,更要瞄准未来,融入创新链是众多鞋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城北街道引入陕西科大等高校院所建强创新平台,攻关面料、设计等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附加值;深入对接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引领鞋业标准化发展,推动鞋业质量整体提升。去年,足友体育与校园鞋博士创新站携手开发的首款校园鞋得到热捧,几米熊获评第四批浙江省文化和旅游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锐型企业。

据悉,今年城北街道将举办鞋业外贸商展会,支持鞋业自营出口,深化鞋企出海直营和海外仓运营模式,进一步助力温岭童鞋走出去。

从城郊结合到融入新城

去年9月28日,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以下简称温岭联络线)城区主入城口匝道正式通车。“入城口就在我们村,以后出行更方便了。”麻车村村民老张喜滋滋地说。

更多红利正在加速释放。充分利用“温岭北道口”区位优势,城北街道持续深化“城乡融合”战略,打造入城新门户,奋力推动区位从城郊结合向融入新城迈进。

项目向道口落户。城北街道高质量建设麻车枢纽,科学推进“工业上楼”。为保障土地要素供给,城北街道以低效用地改造为抓手,去年实施工改项目8个,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10亩。其中,山马(一期)完成地基工程,南山闸B1区块主体结顶,麻车后湾联改等项目实现无障碍施工,山洋8号地块即将启动签约。

资源向道口倾斜。城北街道深入谋划大港科创园、鞋谷科创园等项目,实现电商、物流、研发协同融合、一体发展,切实将“道路资源”转化为“经济财源”。同时,以“拆围透绿”、边角地整治、文明创建推动大港美景、童鞋产业、高职院校融入城市景观,提升入城门户形象。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北街道以更大视野谋划建设高教园区,以温岭科技学院为核心,推动大石一级公路以北、万昌路两侧与新城规划同编,全面融入九龙湖科创平台,打造城北街道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

群众的满意度是为民最好的“成绩单”。城北街道主攻缩小“三大差距”,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全力打造幸福城北。

枝叶总关情,“一老一小”皆大事。去年,城北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至70%;城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创建浙江省社区医院,系温岭市首家;温岭市第五养老中心(一期)正式启用,村级照料中心实现100%覆盖,养老助餐配餐服务全域覆盖,助餐完成率居温岭第一。

2024年,城北街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5%。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俊杰表示,新的一年,将加快推动扩中提低,持续放大共富带动效应,加快技能型共富工坊建设,持续巩固高质量就业村全覆盖镇(街道)成果,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创业就业支持体系。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