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化升级:风鹏正举腾飞时

2018-02-04

     腊月的鞋乡,没有往日的熙熙攘攘,车流、人流都显得恰到好处。
  同行的横峰街道工作人员小沈说,近年来花大力气整治低、小、散,数以千计的不合规企业被清理出局,这为正启动实施的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破除了不少障碍。
  传统产业是几代温岭人打拼出来的,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我市最厚实的“家底”。时移世易,传统产业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已成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的羁绊。
  市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报告把“加快产业优化发展”列为今年首项重点工作,提出全力推进产业提升“六大任务”,培育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重塑产业新格局,再创经济新优势,正逢其时。
                                                        实验区建设给村民带来的不只是财富
  小陈是横峰街道方家洋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自从五六年前从太平嫁到横峰后,她就常被人取笑“城里人嫁乡下”。
  现在,她要做回城里人了。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将为她创造一笔可观的财富,以及面积数百平方米的新房子,让她“强势回归”。
  “我们有两个孩子,加上公婆,一家共六口人。按照政策规定,两个人打底基数200平方米,每增加一人加65平方米,全家可以分到460平方米的商品房指标;我们家的太公、太婆也健在,再按照四代可以分户的政策,其中一位老人分到我们家,7人可分成两户计算面积,那么两户4人的基数就是400平方米,另3人加195平方米,总共就是595平方米。”听说村里要作为实验区建设首批实施的三个村之一,小陈早早就开始研究政策,分析利弊。
  小陈家的利好还不止这些。由于现有的房屋有220平方米属于国有房产性质,按照“拆一还一”的政策,她家分到的面积指标中有220平方米不需要出钱买,这为她家节省了88万元的购房费用。此外,她家还可以按商品房面积比例分到近400平方米的村集体厂房股权,每年出租收益分红会相当可观。
  透过村文化礼堂会议室的窗子,正对着的一幢四层排屋就是小陈家所在。房子处于村中心地段,半新不旧,居住条件尚可。不过小陈觉得,现在楼下出租、楼上住人,周边环境也比较嘈杂,她还是蛮憧憬将来的:改造后居住区和生产区划分开来,住的地方最好有个小公园,平时可以带孩子散散步。
  小陈的闺蜜小蔡却没这么幸运。小蔡家位于村里的新区(保留区),没被列入改造。“我们家房子造得晚,现在反倒吃亏了!”她叹息道,“新房子指标没得分也就罢了,同样是村民,我们连厂房股权也没得分,心里还是蛮失落的。”
  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位于横峰大道沿线区域,是全市改造升级的先行区。通过革命性改造村庄和产业,大力度整理土地和河道,大步伐建设道路和设施,实现城中村改造、传统鞋业改造、环境综合提升的“两改造一提升”目标,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产城融合的示范区,为全市各区域的改造提升提供样板。
  实验区的建设范围涉及城东、横峰2个街道15个村,人口1.81万5837户,土地14200多亩接近10平方公里。其中城东街道是下蒋、后洋吴、山南前3个村990户3213人;横峰街道是马安桥、观渭陈、方家洋、后洋、洋江、上洋林、后洋郑、石埭、下叶、高洋王、西塘、前洋12个村4847户1.49万人。
  今年我市将强势推进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梯次实施横峰大道沿线两侧15个村整村拆迁,开工建设鞋业优化升级园区和拆迁安置小区。横峰街道马安桥、观渭陈、方家洋等3个村为“先锋队”,被要求在春节前完成宣传发动、土地丈量、房屋评估、权证审核、安置地块等工作,春节后马上签订协议。
                                                      全域改造已成沿线村民共识
  方家洋村被列入拆迁改造区域后,不少村民心中有个“结”:一怕补偿政策多变,先签的吃亏;二怕干部办事不公,老实人会吃亏。为化解村民们的心结,村两委班子积极上门解读政策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为顺利拆迁打好基础。
  对于少数对城中村改造政策尚存疑虑的群众,方家洋村委会主任蔡君诚细算“经济账”,让他们豁然开朗:以三口之家为例,改造后可得265平方米住宅、176平方米厂房股权,住宅和厂房购房款共计支出约127万元。拆迁安置等各类补贴大约可得30万元,三年后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基本完成,横峰大道沿线各村全面融入主城区,房产将会升值不少,265平方米的住宅可能价值达400万元,176平方米的厂房可能价值70万元,跟原先投入的100万元相比大幅升值。
  在横峰大道沿线,加快推进全域改造已成为大多数村民的共识。观渭陈村年届六旬的老吕有一间四层半的新房和一间三层老屋,新房光是装修就花了近20万元,年租金收入3万多元。他表示,房子拆了损失确实蛮大,但从长远来看,改造后,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面接轨主城区,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影响深远。
  站在观渭陈村村部大楼最高层往东眺望,不远处就是市医疗中心。鸡犬相闻的直线距离,只要突破了人心,城乡之间就再无隔膜、不分彼此。
  截至1月29日,方家洋村已完成入户评估325户,占应拆户数的98.48%;观渭陈村完成入户评估327户,占应拆户数的92.63%;马安桥村完成入户评估347户、8间厂房,占应拆户数的98.58%。
  横峰街道党工委书记潘仁军表示,街道上下将继续把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指挥部设在一线、干部战斗在一线、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破难攻坚,紧紧依靠党员干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民代表示范带头作用,干出形象,干出口碑,干出“横峰风范”。
                                                        新动能正在加速积聚
  温岭童鞋产量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产值超百亿,是我市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按照市党代会提出的“大力开展‘机器换人’‘企业上云’‘品牌培育’,引导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优化升级”的要求,众多童鞋企业积极转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童鞋产业从重产量向以质量和品牌取胜转变。
  台州飞鹰鞋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4条流水线正加足马力生产。公司负责人表示,自企业引入智能化设备后,以日产量一万多双童鞋的速度全力奔跑。目前,企业设计团队已推出近80款童鞋设计图,样式、色彩等每一个细节都是经相关专家充分探讨与修改,符合时尚潮流。
  目前,飞鹰鞋业已在全国开设了百余家自有品牌连锁店,年产值超亿元,这也为我市童鞋企业树立了品牌塑造的典范。
  做有品牌、有质量的产品,推动童鞋产业优化升级,这在温岭已经成为许多从业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浙江比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尝试组建科研团队,以全国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统计对象,对其脚形、喜好等信息进行采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备专业的童鞋数据库,以实现企业的优化升级。
  嫁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着传统产业打破低端锁定,焕发新的生机。面对新的优化升级路线图,不少童鞋企业正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调整市场定位,对接上下游资源,力争跑出“增值增产”的加速度。
  从“机器换人”到“机器人+”,传统产业的高新化之路越走越宽。我市正趁热打铁,分行业制订改造提升实施方案。泵与电机行业重点是永磁电机一体化技术攻关、机器换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汽摩行业重点做好项目招商、传统汽车零部件品质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开发;鞋业重点为整治入园、设计研发、机器换人、品牌营销;机床工具行业向高精度、智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示范区;塑胶、水产加工、帽、服装、汽车内饰等行业也将边整治边提升,向时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我市提出到2020年,所有传统制造企业(作坊)生产场所全部从民房退出,基本实现工业园区化。
  “腾笼换鸟”,重点是加快小微园建设。今年我市将实现新供地开工小微园12个计580亩,实现36个小微园全部开工,累计面积达3100亩。并按照产业链集聚成品生产和配套企业,建设产业特色园区。
  实现裂变发展,需要梯次培育企业做强。我市将继续推动企业股改上市,探索以入园企业、全市当年拟小升规企业以及全市年销售额1000万上工业企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股改工作,对已入园企业逐步推行股份制改造。积极引导股改成功的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开展定增再融资,快速扩张。加快“两化融合”,推进企业上市,积极创建“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和省级人工智能示范县市。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新使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加减法”,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优化升级正激起温岭裂变发展的春潮,必将使温岭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向新的辉煌。(温岭日记者 柳文岳 通讯员 沈益峰)

                                                     加速优化升级  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本报评论员
  制造业,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的根本和基石。
  温岭因产业而兴,因产业而盛,历史上曾有过经济总量居全省第四位的辉煌。可以说,没有传统产业的坚实根基,就不会有温岭发展的万丈高楼。
  进入新时代,推动温岭经济裂变发展,仍要依托这份“家底”。但如果不重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温岭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后继乏力;如果不加快新旧动能转化,“十三五”期间就难以缩小与标兵的差距。
  在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任务和关键抓手,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温岭经济创新发展最重要的实现途径。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会给我市裂变扩张、赶超发展提供巨大的能量。
  近年来,在转型道路上的不断探索,正为我市打开发展新大门。环境革命、拆违治水等整治组合拳,对产业“低散乱”、环境“脏乱差”的长期倒逼效应已经形成,传统产业正在掀起全产业、全区域改造提升的热潮。
  新时代带来新机遇,呼唤新作为、开创新局面。市党代会报告提出,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化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六个新”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实干建设新温岭。在今年六方面重点工作中,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列在首位。这为我市今年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引。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既要抓现有存量提升,更要抓新的动能培育。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进传统产业摆脱低端、迈向中高端。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既要抓发展平台优化,更要抓大、好、高项目的引进。要有的放矢绘好“招商图”,主动出击,虎口夺食,盯牢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招引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高质量发展阶段,抓住了产业优化升级的历史机遇,温岭就能乘势而上、再创辉煌。这需要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台州市五届二次党代会、台州市“两会”,以及温岭市十四届二次党代会、温岭市“两会”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进一步形成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生动场面。

 

横峰鞋材城。

 

 台州飞鹰鞋业有限公司智能化操作车间。

 必克体育获迪士尼品牌商标授权。

 东部上市企业园区。

相关链接

版权所有  温岭市工商业联合会(温岭市总商会)

地址:浙江省温岭市行政中心14楼(东) 邮编:317500

浙ICP备05015160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33108102000501

市工商联公众号
市工商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