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
2017-12-25
- -----特色产业、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强
温岭日报讯(记者刘振清 通讯员林军华)12月15日,浙江省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同意开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的通知》,经所在设区市人民政府确认和省制造强省建设战略咨询委专家组评审推荐,原则同意永康市、温岭市等5个县市提交的“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实施方案。这意味着我市成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市。
《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由浙江省政府发布,阐明从2016年开始,用10年时间,将浙江制造业由大做强,到2025年,将浙江建成国内领先、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强省,并重点发展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与现代交通装备、新材料、时尚轻纺等十一大产业。
“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为何选择我市实施示范?
“从基础条件看,我市具有全国特色产业名城、浙江工业经济强县、民营经济活力之城等优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鲜明,形成了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服装鞋帽、机床工具等4个竞争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百亿元级产业集群,先后被授予中国工具名城、全国水泵出口基地等12个“国字号”荣誉称号,数量位居台州市首位。我市更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工业强县(市、区)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多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始终位居台州首位,是台州唯一一个全省工业强县(市、区)。
从制造业发展总体情况看,“十二五”以来,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工业兴市”,大力推进“四换三名”“互联网+”“机器人+”系列组合拳,在质量规模、集群优化、企业培育、创新驱动、“两化”融合和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总量规模稳步增长,投资活跃积蓄发展后劲,主导产业特色明显,四大百亿元级集群优势突出。
在创建条件上,温岭具有振兴实体经济试点的政策激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试点经验等优势。温岭成为省振兴实体经济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的分配对象,在2017年至2019年获得每年1亿元的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用于振兴实体经济相关工作,市级层面设立5亿元专项资金予以配套,集引导投资、财税支持、“两化”融合等系列政策于一体,为温岭围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明确的11个产业领域,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新优势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县级试点示范,将立足温岭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面向产业发展新机遇,主攻泵与电机、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时尚童鞋等4个重点领域,结合行业特性和重点工程,构筑完善制造业生态链,建设以世界级泵与电机产业集群为引领,龙头带动明显、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动力强劲、制造模式先进、平台支撑有力、生态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梯队,着力构建新型制造业体系。加快打造世界级泵与电机智造集群、国内重要的龙头企业引领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国内知名的品牌带动型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国内时尚化改造提升童鞋产业集群,最终实现跻身全省工业强市第一阵营,建设成为浙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先行区。
“‘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选择温岭试点示范,既是对我市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肯定,也是对我市切实推动产业升级、落实工业强市战略的鼓励,是对温岭的实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综合评价。”相关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