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综述

2018-09-07
                                                     精神家园遍地开花
                                                   文化地标助力乡村振兴
                                                        ——温岭大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综述

  新河镇六闸村文化礼堂的会议室里坐满了村民,“草根讲师”正开讲,从民俗、民风,到就业上岗培训,再到十九大精神宣讲,在这里,村民们总不会“空手而回”。
  礼堂内的民俗文化馆,老木匠正在忙碌着,他手中的活儿熟练又细致,一只木桶逐渐在他手里成型了。这是老木匠的老手艺,也是温岭的传统工艺,如今在文化礼堂内得以重现。
  还不满足?你可以在文化礼堂内再逛逛。金清大港的由来、村民的老故事、村民家里的老摆件,都能在这里找到。
  六闸村位于金清大港旁,拥有得天独厚的水环境。六闸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就充分融入了水文化的元素。历史与传承,就这样在这里静静流淌。
  这只是温岭文化礼堂一景。
  从2013年开始,我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如今已结出硕果累累。我市的农村文化礼堂数量从无到有、保障从弱到强、内容从少到多、内涵从浅到深,一步步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兴盛,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不仅改变着群众的精神生活,成为农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推进了乡村的文化振兴。
  2015年我市被评为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2016年承办了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经验交流会。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文化礼堂202家,建成数在台州市排名第一。
                                                   让文化礼堂“遍地开花”
  在新河镇,除了六闸村,其他村的文化礼堂也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为厚植乡土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文化礼堂建设成了新河镇工作的“重头戏”,力求打出品牌、形成声势、彰显价值。目前已建成的文化礼堂有21家,形成了以六闸、雅雀文化礼堂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地标、精神家园。
  同时,针对市里下达的创建任务数,新河镇自加压力,今年在建的文化礼堂共有26家,为市里下达创建任务数13家的两倍,居全市各镇(街道)首位。
  我市的文化礼堂建设从2013年开始,前三年每年建成21家,2016年开始我市加大建设力度,两年时间分别建成了76家和66家,全市共建成205家,建成率为25%。2018年年初,省里提出目标,到2022年,全省规模上行政村要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这更为我市的文化礼堂建设工作拧紧了发条。
  近年来,我市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纳入市政府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中,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体系中,高规格部署,高标准推进。与此同时,全年共落实850万元市级文化礼堂建设补助资金,镇(街道)基本都已落实1:1配套补助政策。同时,经过与国土部门对接,落实了14.2亩的文化礼堂建设用地,解决了部分创建村用地指标难落实的问题,为进一步打造升级版示范性文化礼堂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确保建设进度,我市常态化召开文化礼堂建设月推进会,汇报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部署工作任务。
  截至目前,共建成文化礼堂202家,建成数在台州市排名第一。
  更可喜的是,随着文化礼堂的遍地开花,全市上下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全员参与文化礼堂建设的氛围愈加浓厚了。
  “文化礼堂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活动场所,只要文化礼堂建起来真正对老百姓有用,村里绝对支持。”泽国镇的一名村干部说。
  于是,村干部从“要我建”变成了“我要建”,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当家人”,社会各界从“不看好”变成了“伸援手”。如今,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盯牢目标,努力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的目标。
                                                  制度创新,建立长效机制
  石桥头镇的3位“文化大使”最近有点忙,各个村里的文化礼堂都在举办各色各样的活动,争着抢着让他们过去指点一二,“文化大使”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
  此前,石桥头镇的文化礼堂活动可没有这么丰富。虽然建设进度不慢,但是,建成后的礼堂闲置着,群众参与度不高,因此成了市里的“后进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建设是第一步,建好后如何管好,是至关重要的第二步。为此,石桥头镇颇费心思。
  购买第三方服务、聘请管理员、聘用“文化大使”、培养文化团队,石桥头一系列的举措取得了成效,文化礼堂的工作直接与管理员的考核挂钩,让管理员的脚步也勤快了起来。尤其是镇里目前正在推行的“一月一主题”,让文化礼堂里的氛围彻底活跃了起来。迎新春、村歌大赛、排舞比赛,各个文化礼堂的活动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这些年,我市加强顶层设计,边实践边探索,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礼堂运行管理制度,为礼堂的长效运行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每个镇(街道)每月定期召开管理员例会,汇报工作,交流经验,落实工作任务。“以前镇里每月召开的管理员例会,气氛并不热烈,很多管理员没啥话好说。”石桥头镇党委委员赵玲芳介绍,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平日里活动开展得怎么样,遇到了什么问题,几乎每个管理员都能说上一箩筐的话,讲得头头是道。
  从去年开始,我市以“天天不关门、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为要求,开展文化礼堂百日竞赛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评奖,激励文化礼堂的活动热情。今年,我市将此固定为一项活动制度,通过文化礼堂总分部管理体系建设,落实专人负责活动统计,每个月组织比赛和评奖,并委托一家软件公司开发“温岭礼堂”APP,让各村管理员能直接在手机上发布活动,形成积分和排名,进一步提升竞赛的氛围。
  同时,我市还针对文化礼堂量身打造了科学的量化评价体系,推动各村文化礼堂比学赶超,提升软硬件水平。目前,共评选出25家示范文化礼堂、25家优秀文化礼堂、50家达标文化礼堂,而对于未评上星级的39家文化礼堂,通过更换管理员、加强资源配送、组织专人指导等措施,要求限时整改,开展回头看。石桥头镇的4家文化礼堂,就是经过整改后,每个月都能开展10场以上活动的“进步积极分子”。
                                                     活动才是文化礼堂的生命
  “晚上,大溪镇兰花花艺术团在洋澳村举办‘情满礼堂周周乐’活动,村民们也精心准备了排舞等4个节目,镇村联动共享同乐。”“今天晚上,在大溪镇云溪村,越剧折子戏专场演出在这里举行,村民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大溪镇文化站负责人林太富的微信朋友圈几乎天天都很热闹,他在朋友圈分享大溪镇各个文化礼堂举办的各种活动,有时候,一天之内就有好几场活动同时上演。
  林太富微信朋友圈的热闹,就是眼下大溪镇文化礼堂举办各色活动的热闹场景。今年7月,大溪镇推出了“情满礼堂周周乐”活动,使得文化礼堂的活动进一步升温。“文化礼堂的生命就在于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将文化礼堂的作用发挥出来。”林太富说,现在在大溪镇的部分文化礼堂,“周周乐”甚至变成了“天天乐”,老百姓自发组织活动参与其中,别提有多热闹了。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应以内容为王。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全面铺开后,我市紧紧围绕“提质扩面、常态长效”,吸纳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有效统筹文化资源,实现“门常开、人常来、内容常新、活动常办”,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可持续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以“文化礼堂艺术节”的形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等十大主题活动,每月组织评奖,并通过微信直播等方式,提高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端午节期间,我市开展的“浓情粽意庆端午、百村振兴焕新颜”主题活动,共有190家文化礼堂参与,包粽子、赛龙舟、做手工、趣味运动会等各式各样的活动精彩纷呈。整个城市都跟着这一主题活动热闹起来了。
  在多家文化礼堂内都曾上演的“村晚”,更是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自己编排、自己表演,老百姓们参与其中,将一场晚会举办得有声有色。去年,全市共举办“村晚”60多场。“今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影响,通过市级引导、镇级指导的形式,实现50%的文化礼堂唱响村歌、50%的文化礼堂自办‘村晚’。”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了拓展活动内容,各相关部门还将服务送下乡。在14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下,一份“服务菜单”发到了各个文化礼堂,这一份《2018温岭市农村文化礼堂服务菜单》,为文化礼堂提供讲座、演出、展览、培训等多项活动服务,共有点单项目292项。市文广新局的文艺下乡、市卫计局的健康素养大讲堂、市科协的科普讲师团宣讲等服务项目,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深受老百姓喜爱。
                                              传递正能量,弘扬文明和谐新风尚
  从今年年初开始,温岭儒学学会会长李椒良奔波在全市各个文化礼堂。作为“宣传党的十九大 传统文化乡村行”的主要成员之一,他已经为各个文化礼堂带去了30多场的讲座。
  “在文化礼堂讲课,我要做的准备工作可不少。”李椒良说,在文化礼堂宣讲,面对的都是老老小小的村民,他努力用最简单的语言,去弘扬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除李椒良之外,“中华传统文化乡村行”还为全市各个文化礼堂送去多种“精神食粮”,孝文化、礼仪文化、道德与行为,以及文物鉴定与保护、书画收藏等内容,深入浅出的宣讲,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化礼堂作为“精神家园”,其功能发挥不仅仅局限于繁荣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更要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良好风尚的重要阵地。因此,我市不断深化礼堂文化的培育,着力增强文化礼堂的教育教化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开展核心价值观进文化礼堂活动,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累计举办“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话”书法美术作品巡展、“欢庆十九大、舞台传心声”演唱大赛等各类活动1000多场次,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
  今年6月份,“礼堂十美”在文化礼堂活动中脱颖而出。为发挥文化礼堂价值引领作用,弘扬最美风尚,我市开展了“礼堂十美”推选活动。“最美家庭”“最美邻居”“最美庭院”“最美故事”“最美乡贤”“最美村民”“最美青年”“最美党员”“最美婆婆”“最美媳妇”,“十美”的照片和事迹在各村文化长廊里展示,引领着老百姓见贤思齐。(温岭日报记者 王悦)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