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路:繁华褪去 路在何方

2014-11-21

                                                                   

  美食节、周年庆,银泰百货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很大的人流量。
  这个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投资6亿元,主力商家包括银泰购物中心、影院、电玩城、KTV、健身会所、大型餐饮、商业步行街的一站式服务商场,成了市民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比之下,曾经繁华的万寿路,如今冷清、落寞了许多。
                                                      繁华不再,生意不好做了
  谢先生是个“80后”,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他常在万寿路上买衣服。
  去年,谢先生喜欢的一家男装店关闭,清仓甩卖。谢先生赶去买了几件,这成为他最后一次在万寿路买衣服。
  “锦江和银泰开了后,买衣服都去商场,万寿路不逛了。”谢先生说,万寿路没以前繁华了。
  记者日前进行了统计,从太平北路路口到东辉北路路口,万寿路两侧共有140多家商铺,服装、鞋和箱包类占了50%,其他为首饰、家纺、化妆品、水果店、钟表店、宾馆和银行等,待租的商铺占11%。
  这些店铺中,10年以上的老店达到20%,今年开店的占了8%。
  男装K-men只有一间店面,装修比较精致。这家店是今年4月开的,老板来自外地。老板称,温岭是个利润可观的市场,万寿路就是服装一条街,这家店面之前也是做男装的。
  光是装修,老板就花了5万元。具体租金,他没有透露。毕竟是新开的店,目前生意如何还没明显显现出来。
  然而,有的店铺明显感觉到,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万寿路115号,是一家叫“红袖”的女装店。店员们介绍,这是家中档的女装店,开张有6年了。“今年明显感觉到顾客少了,虽然成单率提高了,但成交量比去年少了一些。”另外两家男装店也称,房租太贵,基本上没什么生意,很难经营下去。
  就算是10年老店,也倍感压力。103号是间鞋店,开张已有10多年了。店主称,今年的生意特别不好做,同期下滑很多。
  采访中,很多店主都说,他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经济形势不好,二是网络低价销售的影响,三是锦江百货和银泰百货的进驻。
                                                 万寿路商家的抉择:关店、搬店还是守店?
  不过也有店主称,尽管网购风靡,但网购风险大,对于贵重的东西,很多顾客还是喜欢到实体店购买。很多店在万寿路开了这么多年,已形成固定的顾客群。
  万寿路56号的瑞阳钟表店是一家夫妻店,开了几十年。老板娘说,现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但他们店里的生意影响不大。
  “一是竞争对手少,二是这么多年培养了一大批老顾客和好声誉。”老板娘说,钟表店是自家的房子,不用交房租,经营压力相对小很多。
  雅戈尔男装也是万寿路上的“元老”之一。服务员称,他们公司已经买下了这里的店面,也没有房租的担忧。凭着固定的顾客群,店里的生意一直比较稳定。
  利郎男装是一家直营店,店门口有一个带帐篷的服务点。营业员很热情,他们说该店已经是第七年了,每年的营业额都在增加。
  万寿路上有很多家珠宝店,生意总体上下降不多。一些珠宝店开的时间比较长,老客户比较多,受大环境影响不是很大。
  一家男装店的老板说,他想把店搬到购物中心去。尽管目前租金有所下降,但仍较难承受,购物中心的租金相对便宜,人流量也挺大。
  锦江百货、银泰百货开业前,曾向万寿路上的店发出邀请。一家箱包店的老板娘说,她没有接受,因为万寿路上已经有了特定的顾客,舍不得。

  不过,一些服装店入驻到了百货大楼里。记者从银泰百货招商部了解到,入驻到银泰的服装店,有的在万寿路还继续开店,有的彻底搬过去了。
  汇其乐旁边的女装店,今年房租满约后就没再续约,银泰百货开业后,他们在那里开了新店。“这是老板的计划。”一品牌女装的店长说,目前新店的生意还可以,毕竟银泰百货刚开业。
  据不完全统计,万寿路上的眼镜店之前关闭了两家,目前开着的还有毛源昌、明视达,都是10多年的老店铺了。老板们说,虽然今年的生意有所下滑,但他们对万寿路还抱有信心,开店这么多年,经营低潮遇到了好几次,经济回暖后,生意就会好起来。
  关店、搬店还是守店?很多店主都在纠结这个问题。
                                                        租金一降再降,房子有价无市
  凤翔楼商场(原正大服饰)位于万寿路22号,经营面积2500平方米,包括万寿路店面4间,现向社会公开招租,价格面议。“凤翔楼商场的这则招租信息,贴出已有大半年了。”负责人郑先生说,凤翔楼商场曾是温岭四大商场之一,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楼是由30多户人家集资建成的,楼上住人,楼下出租。
  房子建好后,楼下空了一两年,之后租给他人卖家具。当时租金不贵,每户人家每月大概能分到百来块。
  后来,正大服饰租下了凤翔楼商场。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凤翔楼市场的租金也越来越高。据另一位负责人陈先生介绍,去年的年租金有280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今年上半年,正大搬入了锦江百货。
  凤翔楼商场不得不重新招租。一开始,很多人有意向承租,但租金谈不拢。陈先生说,租金比起去年明显跌了,但对方出的价格,他们实在无法接受。
  “有人出价年租金160万元,我们没答应。”陈先生称,之后他们报价160万元,仍没找到承租人,目前房子还空着。
  比起凤翔楼,玉湖商场闲置的时间更长。玉湖商场面积1900多平方米,业主是40户人家。之前,飞龙体育在此经营了10多年,但去年搬走了。
  业主们说,玉湖商场年租金最高时达到150万元,飞龙体育搬走的原因是生意持续走低。目前,玉湖商场也没承租出去,“一是嫌太贵,二是嫌生意不行。”
  以前,万寿路上的房东令多少人羡慕:只要有套房,几代不用愁。市阳光房产信息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利明说,2011年,万寿路上一套通天房能卖到1000万元,但现在这里的房子不好卖了,价格跌了两三百万元,而且有价无市。
  王利明分析说,万寿路之前房价高,是因为店面卖的商品都比较高端。随着锦江百货和银泰百货的进驻,万寿路的高端定位发生变化,如果卖的服装不高端,万寿路的地位和鸣远路差不多,房价自然不会太高。
                                                           新商圈撼动万寿路地位
  据太平街道办事处三产办主任应聪华介绍,大概从1997年开始,万寿路开始繁华。之前,市区的服装店在人民路上一枝独秀。东城路上的地下商场(现人本超市)生意也很红火,之后搬到了购物中心。市区一直没大型商场,后来购物中心旁边的东方明珠建成,但生意不好。
  “万寿路的繁华是自发形成的。”应聪华说,万寿路两侧的服装店,卖的都是有品牌的中高端服装,也弥补了温岭这一市场的空白。
  然而,光是万寿路还不能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2004年,我市开始实行“退二进三”,太平街道一直在“三产”上下功夫,逐步完善主城区的商区功能。西面主要打造以千禧为中心的老城区商圈,东北面在东湖工业区上做文章,东南面是锦江百货和锦屏新天地这一片的商圈。太平街道还将建成小吃一条街、休闲一条街以及精品服装一条街,打造成一个集商贸、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主城区。
  银泰百货的开业,更是给万寿路商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据银泰百货招商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银泰百货有两种承租方式,一种是租金,另一种是营业额扣点。应聪华说,对于很多店铺来说,房租是一项很大的开支。比起固定的租金,营业额扣点的方式更受商家欢迎。
  应聪华分析,2008年是万寿路的分水岭。2008年以前,万寿路的生意节节攀升,2008年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去年下半年开始,万寿路上的房租开始下降,到目前为止,至少缩水了二三成。
  下调房租,是房东留住商户的一大方式。应聪华举了个例子,去年购物中心的租约到期,但购物中心没有重新招标,而是按照老租约续约。购物中心的这个举措,也是形势所迫。目前,千禧文化创意园的房租也有所下降。
  应聪华说,受经济形势影响,目前百货大楼的生意也不好做,饮食相对红火,但服装有点低迷。一直以来,城区的服务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缺少专业街、精品店,知名品牌难以引进,缺乏规模较大和竞争力较强的企业集团等。
  在应聪华看来,万寿路还是占有一席地位的。“一是万寿路附近人口密度大,很多人还是习惯在万寿路上买衣服。二是万寿路经营灵活,符合一部分人的消费需要。”(温岭日报记者 赵云 实习生 戴雍伦/文 记者 朱海伟/图)

 

记者手记 〉

                                                       看你“七十二变”
  人总是惯性动物,面对改变,难免会有所触动。
  习惯了万寿路昔日的繁华,很多人感叹它的繁华不再。此街此铺,那时的你,留在了记忆里。
  然而,时间不是静止的。
  万寿路商业圈的形成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它迎合了大家的消费需求。但是,光一条万寿路还远不能满足温岭人的需求。那时,很多人抱怨,无处买衣服,无处吃饭,无处娱乐。
  认真想想,万寿路真的老了。短短一条街,没有“掘地三尺”,没有拔地高楼,空间无法扩展,服务自然难有质的升级。窄窄一条街,车来人往,哪承受得了那么大的人流量。
  于是,新的商业圈又形成了。无论是锦江百货,还是银泰百货,都推崇一站式服务。爱热闹的温岭人,转移了消费阵地。
  其实,百货商场也在蜕变。以前的百货商场,往往以销售服装等为主,服务比较单一,现在它们扩大了经营范畴。与其说这是创新,不如说是日益挑剔的顾客口味以及电子商务等因素所迫。
  毋庸置疑,电子商务减少了买卖中的很多中间环节,使得价格越来越低。英国一家独立零售业分析机构调查报告预测,在网购冲击下,到2018年,英国将有超过两成商店关门歇业。
  长期以来,中国人称购物为“逛商场”或“逛街”,“逛”体现了体验和参与。因此,也有人认为,网购对实体店是有一定影响,但绝不是致命的。
  再回过头来看万寿路的店铺,有几家的生意还是非常红火。追其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改变”,如直营、提高服务质量等。
  人是念旧的,但念旧敌不过喜新厌旧。如果万寿路的店铺不做改变,仍像以往一样经营,势必难挡冲击。无疑,万寿路目前正经历阵痛。
  店铺的改变,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事。作为消费者,我们坐看商家“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