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新闻、十大人物

2012-01-17
                       民营经济在激荡中奋然前行—中华工商时报评选出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新闻、十大人物


                                                        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新闻

  1.各地召开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
  3月28日,贵州召开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暨表彰大会,要求工商联要在五个方面主动有作为,并推出38条措施力推民营经济3年倍增,由此来开了全国各地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力挺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幕。
  近一年来,山西、安徽、天津、青海等31个省市区先后召开了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会议。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省份的一把手、二把手同时出席在这次会议上,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确实有力的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这将为工商联事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全国工商联分赴16个省市区调研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为了抑制通胀,在不断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融资难”更为突出,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订单减少,这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的中小企业处于何种状况?当前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样的困难企业可以靠自己解决,哪些困难必须由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提供帮助?今后将怎样发展?这些问题如何得到关注……
  为了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2至3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褚平、孙安民、庄聪生各自带领一个调研组,分赴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展开了工商联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大规模的中小企业综合性调研活动。
  3.全国首次大规模表彰非公经济先进典型
  12月2日,由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共同主办的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京召开。
  报告会上,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百步亭集团董事局主席茅永红、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等10位先进典型,分别从不同侧面介绍了自己的事迹,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显著成果。
  11月30日,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表彰大会在京召开。50个单位荣获先进集体称号,150人荣获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大会还表彰了50项建言献策优秀成果、50项社会服务优秀成果。
  4.民营经济开展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非公经济人士纪念建党90周年
  1月20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工作,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2011年指导工作任务。
  6月24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在京召开座谈会纪念建党90周年。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指导小组组长,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在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党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领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集中体现在“两个健康”上。
  5.民间高利贷崩盘,温州部分民企老板集体出走
  由于业务扩展过快导致资金周转不灵,加之巨额的融资成本导致的资不抵债,部分温州中小企业老板重压之下选择了集体出走。据粗略统计,从2011年4月到9月末,温州共有29多家企业的老板出逃,行业范围主要涉及机械、阀门等制造业,涉及金额从几千万到十几亿不等。
  10月3日至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绍兴和温州调研期间,与企业、金融机构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向企业负责人详细询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贷的情况。随后,温州市出台《规范引导民间借贷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暂行)》,应对企业资金链断裂或民间非法集资引发的问题等。
  6.中概股海外遭遇集体做空
  近一年来,中国概念股在海外资本市场遭遇了多轮做空“猎杀”。从2011年3月份开始,针对中国概念股的质疑研报频繁出炉,不少公司被勒令停牌甚至退市,中概股陷入停牌潮。据统计,二季度末时,仅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就有5只被勒令退市,16家中国概念股公司遭遇到停牌。
  而5月份美股开始步入震荡,质疑的升级使得中概股再次出现集体跳水。
  7月中旬,穆迪、惠誉相继发布风险报告唱空恒大地产、西部水泥、恒鼎实业等中概股,分别有61家、35家上市中国企业的管治和财务状况风险被看空。八九月两个月时间,纳斯达克中国指数暴跌32.65%,而纳斯达克指数同期跌幅为12.37%。截至10月末,巨人网络、当当网、新东方等35只中概股今年股价被腰斩。
  7.国家着力破解非公经济发展制度性障碍
  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中多次提及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纲要》在第四十五章中明确提出,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除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纲要》还提出,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文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
  4月7日,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强调,“十二五”时期要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和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8.“微型企业”迎来正式“名分”
  在3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个体工商户条例(草案)》。条例草案取消了对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人数、申请设立者身份的限制,放宽了经营范围,规定了对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服务措施和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的基本行为规范等。
  3个月后的7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企业划型中新增微型企业标准,有利于明确重点,出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扶持力度。
  9.国家着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务院及中央高层的高度关注。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和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等六大金融措施,以及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将延长至2015年、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等三大财税政策。
  10月24日至25日,温家宝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要求,要把更大的力量放在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来,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
  11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江苏南通主持召开部分地区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中小企业再上新水平、再上新台阶。
  10.“2011中国民企500强”亮相
  8月25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发布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11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名单以及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2010年规模快速扩张,盈利能力全面提升,管理更加规范有效,社会贡献更为突出。与此同时,民营企业500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调整产品、产业和区域结构,开展国际化经营等方式,积极转型升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据统计,2010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达到50.60亿元,较2009年提高了14亿元;营业收入总额69849.32亿元,户均139.70亿元,同比增长47.48%;共有4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


                                                         2011年中国民营经济十大人物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11年对马云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这一年,因为支付宝股权变更和淘宝新规两大事件,马云背上了“不守信”的骂名。这让一向标榜诚信的马云很是难堪。
  对于两大事件,马云解释称,支付宝股权变更是为了符合监管需求,如不变更就无法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出台淘宝新规是为了网络诚信,为消费者利益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大计,为了谋求建立一个新秩序。不过,马云也承认阿里巴巴在沟通上确实做得不是很到位,让阿里巴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为此,马云一再告诫自己要“忍”。
梁稳根(三一集团董事长)
  梁稳根2011年很红。他是2011年度《福布斯》和胡润富豪榜的“双料首富”,更被传言已由上级组织部门考察,并可能入选中共中央委员会。
  在资本市场上,梁稳根被称为“股改英雄”——带领三一重工成功冲刺“中国股改第一股”;在同行眼中,他被誉为“创业英雄”——短短20年时间,三一所制造的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跃居国内首位,且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黄鹤(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
  清明节后,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鹤,丢下经营近10年的企业,神秘消失。截至5月5日,江南皮革及黄鹤本人的债主登记已达101家,总额为1.37亿元。另外牵涉到的银行达10家。
  黄鹤的出逃,看似一个极个别的案例。让人不曾想到的是,这起事件像瘟疫病毒一样,在企业界传播着。随着9月份,温州最大的眼镜企业浙江信泰集团董事长胡福林负债20亿元出逃,引爆了企业信用、民间借贷与银行信贷三重危机。
李书福(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2010年,吉利宣布收购沃尔沃汽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这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最大海外收购。消息传出之后,社会各界更多的是担心李书福如何做好沃尔沃的整合。
  外界的担心现在可以放下一些了。据了解,2011年1-10月份,沃尔沃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6%,其中德国市场销量增长达48%以上,日本市场销量增长50%以上。在客户满意度调查中,沃尔沃汽车超越全球所有豪华汽车品牌,成为2011年德国排名第一的汽车品牌。《瑞典日报》甚至用“瑞典虎”的标题来赞誉李书福和新沃尔沃。
励行根(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励行根所在的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年营业额只有5000万元,但是小企业也可以做大事。该公司生产的“核电站密封件”打破了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攻破了发展核电站的关键技术。为此,公司还获得了“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励行根表示,一家小型民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就要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专最精最好,特别要以科技创新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占有一份独特的市场份额,这才是小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在任正非指挥下的华为公司正在变脸。2011年初,华为对业务架构进行了调整,打破过去按产品分类的方式,按客户不同将公司业务分为四大块——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终端业务以及其他。华为还展开了一系列战略布局。比如,收购华为赛门铁克,补齐云计算产品线;高薪招揽大批IBM、思科、惠普等知名公司的高级主管等等。
  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3月,任正非荣登《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榜首;9月,获得第八届“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
尹明善(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尹明善55岁投资20万元建立力帆摩托,经过19年的奋斗,73岁时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推上A股市场。企业上市以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已74岁高龄的尹明善依然奔波于全国各地,为社会各界做免费的创业、企业经营、危机下的应对之策等方面的演讲,甚至接受政府委派去美、欧、亚一些国家发出中国企业家的声音。
  虽然奔赴各地演讲非常辛苦,但尹明善毫无怨言。他说,“我无怨无悔,为了宣传改革开放,为了展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爱党爱国情怀。”
张大中(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
  3月9日晚,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陈晓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并且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将接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职务,并担任非执行董事。
  张大中的复出令业界颇感意外。不过分析人士称,根据张大中与国美的渊源,张大中执掌国美,符合大股东的利益选择。据国美电器三季报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国美电器销售收入增长18.01%,由去年的372.7亿元人民币增至439.83亿元人民币;母公司拥有者应占利润由14.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7.91亿元人民币,比往年同期增长24.38%。
王长田(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
  2011年8月,光线传媒顺利通过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登陆A股市场,成为继华谊兄弟之后,进军资本市场的又一影视传媒公司。光线传媒此次上市共发行2740万股,每股发行价52.5元,净融资约13.8亿元。
  被称为中国娱乐新闻“教父”的光线传媒有限公司总裁王长田,埋头奋斗12年终结硕果。1998年,王长田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电视策划与制作机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2003年光线传媒广告收入超过了2.5亿元,播出范围覆盖全国300多家电视台。在上市的过程中,光线传媒自始至终没有引入VC和PE,靠的就是业务发展带来的资金和项目积累,这不能不功归于王长田的坚持和眼光。王长田非常看好传媒娱乐业的发展,他希望把光线传媒做成一个好公司,把娱乐业做成一个受人尊敬的行业。
吴亚军(龙湖地产董事局主席)
  在全球著名的财经杂志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富豪榜中,龙湖地产董事局主席吴亚军以家族财富377.2亿资产蝉联女富豪榜首。而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1胡润女富豪榜》中,吴亚军以家族财富420亿元取代张茵,荣膺“2011年中国女首富”。与去年相比,吴亚军家族财富增长50%。吴亚军同时也是今年胡润统计的全球白手起家的“女首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