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

2019-12-04

11月16日,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工商联、浙江大学等单位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承办的2019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在浙江大学举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浩出席论坛,并以“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为题作主旨演讲。全文如下(根据录音整理):


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

陈浩

(2019年11月16日)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上午好!非常高兴邀请我参加中国民间商会论坛,首先我代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同时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我对各位嘉宾来到浙江大学表示热烈地欢迎!

过去的一周,对省工商联而言,是非常繁忙的一周,所以一开始,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刚刚闭幕的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的盛况,这是我们浙商的一个盛会,也是有史历来非常成功的一个大会。

这次大会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包括“1+1+12+15”:所谓“1+1”指2个主体活动,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和世界浙商论坛;所谓“12”指12个专题活动;所谓“15”指15个联动活动。

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有4个特点:一是突出浙商主体。总共邀请了2800多名嘉宾,其中7成以上是浙商,有老中青浙商,有海内外浙商,有大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好多活动由浙商当主角、站前台来举办。二是突出了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举行了“一带一路”战略点线联通仪式,启动了“浙商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活动,开通了浙江为侨服务全球通平台、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服务综合平台。三是突出了招才引智。与以往世界浙商大会相比,更加突出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导向,如,举办国际青年人才论坛,邀请了300多位嘉宾,其中200多位毕业于排名全球前200名的高校,150位毕业于排名全球前50名的高校,绝大多数人都是来自于海内外知名的高校和企业,达到了为浙商助力、招纳人才的目的。四是突出了高质量发展。在大会开幕式上,隆重表彰了15家高质量发展的浙商领军企业,这15家企业由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科技投入、行业标准等4个维度综合评价得出,在全国、全省都有很大的反响,特别是与会的浙商反响强烈,同时也给与会的各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车俊对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高度肯定,指出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时代感强、现场氛围很浓烈,紧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是对浙江工作的一种宣传和推介,对成功举行开幕式表示热烈地祝贺。车俊书记还在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上发出了号召,指出浙商强才能浙江强,浙江强才能浙商更强。这给予了我们浙商很大的信心和鼓舞。

回到今天这个论坛,新时代浙江工商联的新样子是郁建兴教授给我的一个命题作文。如果没有郁建兴教授的这个命题作文,我认为这个也是我的一个命题作文。因为我来工商联的两个半月时间里面,我沿着两条路径来思考,一条就是全力地筹备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在筹备过程当中来思考“浙商是什么,浙商精神怎么弘扬,党委和政府如何更好地为浙商发展服务”,另一条思路就围绕着“工商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来思考。在思考过程中,慢慢形成了我所认识的、我目前所感知的新时代工商联工作思路。

工商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我感到对“工商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认识越到位,体会越深刻,工作越有新气象。如果把新时代工商联工作作一个梳理,我认为可以是“一二三四五”。

所谓的“一”就是确定一条工作主线。这个主线就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2010 年中央 16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始终贯穿促进“两个健康”,2015 年《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更是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两个健康”确定为工商联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两个健康”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事关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事关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所以说促进“两个健康”是工商联的工作主题和不变灵魂。在促进“两个健康”中,工商联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一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统一”的政治优势。二是具有联系广泛的工作优势,全省工商联有近30万会员,其中县级以上工商联执委有8000多个,涵盖了浙江省绝大多数的民营龙头企业。三是覆盖天南海北、五湖四海的组织优势,截至2018年底,全省工商联有商会组织4185个,从纵向上省、市、县甚至乡镇、村,从横向上横跨省内各行业包括海内外。

所谓的“二”就是要实施两项精准服务。工商联的标识是一双手,左手联着党委和政府,右手联着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所以要把精准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和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作为工商联工作的工作着力点。尽管目前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感觉到精准服务中心工作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离他们的期盼还有差距。在精准服务中心工作方面,我们很多工作可能是“开了头,没有尾”,可能是“无的放矢”,精准服务不够。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对党委政府的要求一呼百应,更好地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在精准服务民营企业方面,我们梳理出的问题还是不少,我们觉得有“四多四少”:谋划工作过程当中照搬照抄的多适应新形势的少,推动工作过程当中“大水漫灌”的多“精准滴灌”的少,在走访企业的时候了解企业问题的多协调解决问题比较少,在服务企业的时候“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所以我们在服务企业和企业家的时候,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所提出的“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等“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六大举措”来精准发力,要针对民营企业所关注的问题,围绕他们所能感受到“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的问题和“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的问题来精准发力。

所谓的“三”就是防止三种工作倾向。一是防止部门行政化倾向。一些同志对工商联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只有手中有权、能出台政策,才能把工作开展起来。他们不知道工商联是一个群团组织,它的优势就在于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三性统一”。所以他会把工商联行政化,这是我们需要摒弃的。群团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区别在哪里?政府部门是事找人,更多的是一种管理;群团组织是人找事,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只有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才能促进工作,所以我们要防止部门行政化倾向。二是防止见事不见人倾向。一些地方工商联可能更多地关注如何招商引资、如何实现项目落地、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但是往往忽略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就好比一个飞行员会开飞机,如果他开错了方向,只会南辕北辙。我们要摒弃见事不见人的工作倾向,把工商联的统战性,放在经济性、民间性之前,更好地实现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有机统一。三是防止工作碎片化倾向。东一棒子、西一榔头,没有形成一个体系,需要我们从顶层进行设计,对工商联的工作进行“五谋”:首先是谋局,第二是谋事,第三是谋势,第四是谋新,第五是谋实。

所谓的“四”就是要实现“四化拉动”。“四化拉动”对我们明确认识“工商联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是有关系的。我把“四化”概括为平台化、联动化、项目化、机制化。第一个是平台化。这是我们工商联的性质决定的,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所以我们要搭建很多固化的平台,包括教育引导平台、政企沟通平台、服务企业平台、基层组织建设平台等。第二个是联动化。“联”是工商联的法宝:我们要联企业家、商会,要广泛的“聚力”;我们要联党委政府,要勤于“借力”;我们要联市县工商联,形成“合力”;我们要借助各种资源,集成工作发展的“动力”,最终提升工商联组织的“活力”。第三个是项目化。我们的工作要有主题,主题要有载体,载体必须具体。具体的载体就是项目,我们通过项目标准的制订,来推动工作往前推、往前走。第四个是机制化。我们要对工作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积淀,形成机制、形成制度,让后来者有章可循。所以我认为平台化、联动化、项目化、机制化“四化拉动”是我们推动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应有之义。

所谓的“五”就是要发挥五个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要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充分发挥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参政议政能力更强,更好地发出来自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声音,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三是充分发挥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助手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加关注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进一步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供合法权益保护和创业创新支持。四是充分发挥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要对工商联所属商协会进行党建工作全覆盖,把“浙商永远跟党走”高高举起。要引导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要引导工商联所属商协会加强自身建设。五是充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工商联要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推动力”、社会共同富裕的“推动力”、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推动力”。

“一二三四五”基本构成了我对工商联的一些认识和思考。尽管只有两个半月的时间思考,但是我感觉到要做好我们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责任重大。车俊书记明确指出:浙江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取决于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工商联这个组织在不同的省、不同的市、不同的县,它的地位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浙江它的地位作用是很凸显的;工商联积极作为和一般作为不一样,积极担当和一般担当不一样。

所以第五届世界浙商大会结束以后,我们马上要启动2020年工作谋划。我认为,我们需要有“一年干几件事的狠劲”和“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来推动工作,这是由我们平台化、联动化、项目化、机制化的要求呈现出来。

在“一年干几件事的狠劲”方面。第一件事,就是我们从2020年1月份开始,组织开展千名企业家政企面对面活动,每个月组织千名企业家同时对话政府部门,采用“1+11+90”的方式,在同一个时间节点,省工商联请10个知名企业家来沟通和对话,11个市也各请10个企业家,90个县(市、区)也各请10个企业家。同时,我们请政府的某一个部门和他的工作团队集体来倾听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比如,一个月我们请国土部门,一个月我们请金融部门,这样我们在同一个月里面,千名企业家同时对同一类政策发出声音,形成建议,然后督促落实,以此来完善我们政策的执行方式。第二件事,就是要推动民营企业家走进机关。通过推动民营企业家走进省直机关、市直机关、县直机关,让民营企业家在机关的干部面前讲述创业故事,讲述企业对政府的期盼,讲述企业所碰到的“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问题,以此来促进政企沟通,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几年干一件事的韧劲”方面。第一件事,就是助力代际传承。我们现在有3个80%,就是80%的第一代创业者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班,但是80%的第二代子女都不希望接原来的班,还有在我们所有的新生代企业家中80%是接了上一代的班。3个80%决定了浙江代际传承这个问题,比一般的省发现早、更加重要。所以围绕这个问题我们要持续发力,我们将推动浙商青蓝接力行动,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们浙江省在政策层面、机制层面、项目层面、人才层面、企业队伍建设层面,更好地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使得浙江高质量发展有很好的保障。第二件事,就是我们将立足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的定位,与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合作,进行自我革命,对省市县三级工商联启动“工商联是民营企业家娘家人”的第三方评估活动,通过第三方评估推动工商联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我们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使工商联组织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