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明:专注医药廿五年 在变与不变中锐意成长

2022-04-29



从1995年开设第一家店,到目前在台州等浙江省的四个地级市范围内拥有600多家药店,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零售示范企业、中国百强企业,先后被各级主管部门评为规范药店、放心药店,无假货药店等等。25年来,浙江瑞人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人堂)可谓发生了“巨变”,但有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坚守一个信念:医药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瑞人堂快速成长的秘诀是什么?

在浙江医药行业,说起瑞人堂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5年时间,从一家药店发展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目前,公司年销售额已达20亿元以上,位居浙江省第一。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和规模,秘诀是什么呢?

首先得益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市场前景好,体量变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0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此行业背景下,我国连锁药店行业百强企业销售规模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1060亿元增至2018年的1814亿元。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连锁药店行业百强销售收入达2085亿元,增速达14.94%。瑞人堂药店赶上了行业发展的“快速”列车。

其次是瑞人堂本身企业发展的定位:聚焦医药行业,专注药店经营。瑞人堂是一家多元化的药店连锁企业,以规模大、质量硬、服务优、品种齐、环境美享誉浙江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经过多年的用心经营,以专注、专业、服务好,质量优的企业形象,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规范药店和放心药店。

此外是依托资本的力量,实现了走出去的目标。瑞人堂起先是扎根于台州的区域性连锁药店,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和激增的用户需求,布局全省、走出去,成为必然选择。2017年瑞人堂接受华泰基金1亿元战略投资,希望借助金融资本的赋能功效,提速瑞人堂资本运作能力和收购步伐,走出温州市场,布局浙江全省,最终实现上市目标。



以“变”的姿态不断迎接新挑战

虽说这些年医药行业方兴未艾,但繁荣背后也伴随着各种发展危机和难点。对药店经营来说,医保政策就是影响发展的一个“方向标”。

“4+7”药品集中采购、2019年实施的医保自费零差价、定点药店不销售保健品等政策,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也在间接削减药店的销售额和利润率。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药店渐成趋势,消费者的购药渠道变得丰富多元,消费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对线下实体药店的经营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面对困难和挑战,瑞人堂也在不断调整营销策略,以积极的姿态紧跟行业新动向。前不久,瑞人堂投资设立的首台24小时自助售药机已投入使用。再如,更早之前因疫情的发生,加入政府组织的24小时“网订店送”药房项目,携手阿里、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展1小时送药到家的O2O业务,等等。

据介绍,未来瑞人堂的发展方向是不断拓展B2O、O2O渠道,增加互联网问诊业务,增强服务和咨询功能,建立全渠道医药服务平台,以多变的姿态拥抱行业新变革。


以“不变”的信念守护民众健康

张冬明认为,瑞人堂能从一家药店发展成一家拥有600多家连锁的零售示范企业,要归功于瑞人堂的企业文化。

第一,瑞人堂始终坚持“医药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从创办至今,瑞人堂一直严把药品质量关,让消费者在瑞人堂,选得称心,买得放心。这些年下来,瑞人堂先后被各级主管部门评为“规范药店”、“放心药店”、“浙江省百城万家无假货示范店”,获得“浙江市场信誉好暨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二,重视人才培训和培养。为了增强员工的业务能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瑞人堂设立了科学、有效的薪酬体系和员工晋升通道。瑞人堂还成立了商学院,专门负责给公司培养执业药师和初级药师,同时也承担着让新员工快速融入行业发展、老员工获得职业规划等各项培训任务。

由于商学院的初衷和目标跟杏林学堂的初衷和效能不谋而合,从2018年开始瑞人堂商学院就跟杏林学堂建立了合作关系。瑞人堂商学院院长毛女士说,跟杏林学堂的合作,解决了公司线下培训员工的时间、地点、考试内容难统一等一系列问题;新员工带教课程解决了许多新员工培训方面的实际问题。比如,专业基础课,pop制作,销售技巧上等,课程内容强大,实用性强,能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融入团队;学习地图的课程模块很吸引人,医药学专业类、门店运营管理类,自我能力提升类课程,对老员工的成长都带来很大的助力。

特别是2019年,公司在温州、金华、宁波设有分公司,通过杏林平台实现了集团管控。各分公司设置管理员自主运用平台,能及时掌握分公司员工的学习情况,节省了很多时间,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第三,自觉树立公众企业责任意识。瑞人堂作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也自觉履行着示范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在疫情期间,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网定店送”民生项目,以低于成本的价格为政府筹购100万只口罩,同时捐赠20万只口罩。张冬明说,"在疫情期间,瑞人堂对口罩质量的把关做到了严防死守,从货源资质审核到运输过程安全到货品验收把关做到全程质量安全可控。"


在探索与创新中传承“浙商精神”

瑞人堂作为典型的浙江籍家族企业,二代经营者张翔泓给出了自己对浙商和“浙商精神”的理解。他觉得父辈“浙商精神”可以用一句话概述:当得了老板,睡得了地板。父辈们勤奋、自律、务实,在自己专注的领域,做擅长的事,可以把小的点做大做强。

他们这一代浙商,在父辈的肩上成长,有机会看得更远更多,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敢闯,敢走出去,但缺少了父辈们的拼搏精神。他觉得新一代的浙商,应该在探索和创新中传承老一代浙商的“拼搏精神”,继承精神财富才能守住物质财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