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启军:倾力营造绿色“森林”

2011-01-26



        在浙东南沿海温岭市大溪镇“东瓯古国”国都,有一片绿色“森林”,营造这片绿色“森林”的老板名叫林启军。2010年11月5日上午,笔者走进了这片“森林”,感受这片“森林”的绿色气息,感受林启军这位“森林”老板的人格魅力,感受林启军倾力营造绿色“森林”的良苦用心。

        今年43岁的林启军,是温岭市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干练、稳重。20多年来,他能把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厂,营造成一家台州市印刷包装行业龙头企业——森林包装。让我们走进时光隧道,来看看这位青年企业家是怎样倾力营造绿色“森林”的?


骑着摩托赴沪制版

        林启军的家乡大溪镇是个走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工业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村村办企业,家家办工厂,尤其是水泵业犹似雨后春笋般成长。1986年,年仅18岁刚从美术专业毕业的林启军也跃跃欲试,加入了汹涌而来的办厂大潮,先后办起了标牌加工厂、新华印刷厂,他发挥了所学专业的特长,学画画,学拍照。

        那时,温岭当地印刷业落后,设计、制版还没有电脑。广告、产品说明书制作,得寄到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制版,一个来回起码得十天半个月。为了争取时间,赢得效益,林启军就花钱买了一辆崭新的本田125摩托车。买摩托车干嘛?跑上海呀。温岭到上海有五六百公里的路程,骑摩托车直奔上海,在温岭历史上还没听说过有谁这样做过。可林启军为了实现自己做企业家的梦想,就敢想敢做,敢做前人没做过的事。

        温岭到上海,得翻山越岭,黄土岭、猫狸岭、会墅岭,山一座比一座高,家里人都为他担心。他在温岭自己拍好照片后,就骑摩托车以每小时80至100公里的速度直奔上海,经过七个多小时的奔波,才赶到上海印刷企业制版,第三天他从厂里一拿到制作好的片子,不敢耽搁又立马骑摩托车一路颠簸赶回温岭。遇到天寒地冻的日子,出发前就用塑料膜把脚关节部位全缠上,棉衣棉裤全副武装,即便这样,到了上海后,双手还是握不住筷子,而更让人害怕的是每次经过会墅岭等一些弯道陡坡,地上结了冰,弄不好车翻人仰。“骑摩托车跑上海制版,坚持了一年多时间。办企业就要坚持,如果那时放弃了,就没有我今天的‘森林包装’了。”采访中,林启军得意地笑了笑。


 成就行业龙头企业

        “在一个行业做强做好,就不错了。”林启军认准一个理,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企业,他在几个亲朋好友的加盟下,组建了“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决心把企业做成像森林一样的绿色、环保企业。

  


      要想成就行业龙头老大,林启军觉得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升级高科技设备,印刷设备从国产单色的胶印机到进口德国的四色、五色等多色胶印机,大大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目前我们森林包装公司引进的先进设备中最贵的一台胶印机高达2000万元,1500万元以上一台的胶印机就有六台。”2001年,林启军投入技改1500万元,引进罗兰、海德堡等先进胶印设备,对原有的国产印刷设备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2003年,林启军又投入6000多万元,在温岭大溪高速公路出口处购置土地100多亩,兴建纸箱厂区,引进台湾一条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全电脑控制印刷机等先进设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全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2008年,林启军又在临海市大洋街道投资1.2亿元,成立临海市森林包装有限公司,2009年9月投产,当年创产值1亿元。2009年下半年,林启军总投资6.5亿元在温岭东部的东片农场征用160亩工业用地,建设年产30万吨包装纸项目,经省环保厅批准,生产低克重高强度的环保纸,成为浙江南部最大的有自备电厂、有污水处理厂的造纸企业,预计到2011年6月可投入试生产。“两期工程全部完成后,我们森林包装可新增产值10个亿。”林启军激动地说。

        “森林”绿色环保产品质量上乘,深受温州、台州、宁波、金华等地大型出口企业的青睐,长期服务的规模出口企业就达1500多家,客户多达2300多家。

        几年来,林启军的森林包装公司被政府授予“技改投入先进单位”,被农业部认定为“全面质量管理达标单位”,被温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被银行评为信用等级“AAA”级,被浙江省工商部门评为“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森林”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森林”牌瓦楞纸箱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

   


     目前,森林彩印包装公司已成为中国印刷百强企业、中国包装名牌产品、浙江省纸包装行业排名前5位、台州印刷包装行业龙头企业、温岭市十强工业企业。公司在职员工1500余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0余人,拥有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大洋城彩印厂区、高速公路大溪出口纸箱厂区、温岭城东分公司、临海市森林包装有限公司等四个纸箱包装生产基地,下属企业台州森林造纸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A、B级箱板纸和高强度箱板纸,及温岭市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下面有8个废纸收购站,年收购废纸达30万吨。通过废纸回收、造纸、印刷、纸包装制造形成一体化上下游产业联动循环,既可以提高纸包装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及时供应,又可以实现废纸回收造纸循环经济和绿色纸包装创造良好的基础。


 营造绿色环保“森林”

        营造绿色环保“森林”,贯彻节能减排,是林启军追求的目标。 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作为省级用能企业,每年消耗的标准煤在5000吨在上。如何有效做到节能减排,从2006年开始,林启军和股东们不惜投入巨资购置设备,完成了清洁生产的系列工程。投资从浙江大学引进先进的专业技术设备,对纸箱车间的洗墨废水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水回用于换版、换色过程中水墨的清洗,同时将少量的墨泥进行高温焚烧,不仅彻底清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淘汰落后的单色水印机和双色印刷机,投入巨资购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印机,有效减少了下脚料和废水的排放,每年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投资购置了一台全自动液压打包机,对回收的废旧纸箱进行集中回收打包,一捆就可达到1.2吨,做到在回收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新的环境污染。 建立了“清洁生产,绿色企业领导小组”,引进了一套蒸气回收处理设备,实现了蒸气的零排放。这个处理系统可以将纸板生产车间产生的170度的水和蒸气的混合物回收到锅炉进行循环再利用,从而可以节约用煤20%左右,光这一项,企业每年可以产生节煤经济效益42万多元。节能减排设施的高投入给森林包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每年减少煤渣等固废物380多吨、减少废水排放1500多吨的同时,公司每年还可获得300多万元的增收。目前,林启军的森林包装公司已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绿色企业认定。


滴水之恩涌泉回报

        林启军在营造绿色“森林”的同时,致力打造绿色和谐的社会环境。从小受过苦、吃过苦的林启军,特别富有同情心和慈善心。他说:“我们森林包装企业的发展,全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也靠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我们成功了,一定要回报社会。”

        每年企业都要安排3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新农村建设和慈善事业,林启军个人每年也要拿出四五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和残疾人,他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至今有8人,其中4名大学生已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还有4名大学生在校读书。

 

          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企业概况

        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12600万元,是一家集专业设计、开发、印前、印后、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包装印刷生产企业,拥有从德国、日本引进的海德堡、罗兰、良明四色、五色胶印机和五条1.4M-2.5M宽幅台湾祥艺、湖北京山的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及印刷、瓦楞、上光、模切、糊盒、成箱等百余台配套设备,具备了“包装装潢印刷许可证”、“出版物印刷许可证”、“出口商品包装容器质量许可证”、“危险包装物许可证”等经营资格,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2004年5月公司顺利推行ERP生管系统,信息化的管理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森林”商标和“森林牌”瓦楞纸箱分别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和浙江省名牌产品;2006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绿色企业”;先后获得浙江省诚信企业、浙江省“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公司属中国印刷百强企业、中国包装名牌产品、温岭市十强工业企业。

        公司投资的台州森林造纸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A、B级箱板纸及高强度瓦楞纸在建设过程中,预计2011年5月份投产。温岭市森林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在台州各县市区设有8个废纸收购站,年收购废纸达30万吨。公司目前有四个纸箱包装生产基地(台州森林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大洋城彩印厂区、高速公路大溪出口纸箱厂区、温岭城东分公司、临海市森林包装有限公司),通过废纸回收、造纸、印刷、纸包装制造形成一体化上下游产业联动循环,既可以提高纸包装产品质量和原材料及时供应,又可以实现废纸回收造纸循环经济和绿色纸包装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公司主要产品有不同档次和品种的纸箱、包装、纸板、彩印纸盒、展示盒、说明书、样本系列,可为中大企业用户提供包装产品的全程服务(包括策划、设计、摄影、制版、印刷等)。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实可靠、服务到家的经营之道,现业务面已覆盖整个台州、温州地区并扩展到宁波、金华、杭州、上海等地区,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