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建勇:路在脚下延伸

2012-02-22


  盛建勇,中共党员。现任温岭市鞋革业商会会长,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岭泽国镇牧屿村(三村合并)党总支副书记、第二支部书记,牧屿村村务领导小组组长。台州市工商联执委、温岭市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台州温岭市第十三、四届市政协委员。热衷于慈善事业,修建温岭牧屿山健身路径。获得温岭市优秀企业家、温岭市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周年大国鞋业匠心人物”等荣誉。

艰苦创业

        盛建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精明干练、为人豪爽。说起创业之路,他感慨万端:“我17岁初中毕业后就去天津经商了,我从小就想做生意。”在天津淘到第一桶金后,他便回到老家温岭,创办了一家“温岭至天津、北京”的托运站。1993年,办托运站的盛建勇在给别人托运鞋子时发现了其中的商机,看到了鞋业发展的曙光。当时温岭生产的低价鞋销售十分旺盛,有些技术好的生产厂家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我何不也去办一家鞋厂。”盛建勇说干就干,他联合当地3个亲朋好友,合股创办了一家小鞋厂,招收了80多个工人,一开始生意还是红红火火的,但时间一长,由于大家的意见不统一,经营不理想。1996年,盛建勇就收购了其他三个股东的股份,一个人独打天下,创办了卓凌鞋业。

        模仿,是温岭鞋业创业初期的基本模式,人家生产什么样式的鞋子,我就模仿生产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样式畅销,我就跟风生产什么的样式。 模仿在创业初期还是可行的,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模仿的话就会使企业走入死胡同。“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盛建勇感慨地说,“2000年,我们公司征地5亩,兴建了建筑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的新厂房,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了规模化生产和管理。”


走出国门

        产品走出国门,是盛建勇最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盛建勇分步实施。因为盛建勇生产的仿皮鞋透气性好,款式新颖,好多厂家慕名前来要求给他们贴牌生产。在没有自营出口权的情况下,贴牌生产是走出国门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于是,盛建勇就开始替别人贴牌生产鞋子,从而摸索出口经验,最后走上自己正规做外贸业务。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盛建勇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苦苦地挣扎着,奋力地拼搏着。2001年8月中旬,机遇终于光临盛建勇身上,他人生第一次要跨出国门,前往美国参加鞋革展览会。踏上美国的国土,他第一次发现外贸的大好势头,但因他参展的产品不对路,很少有客商光顾洽谈生意。令盛建勇终生难忘的事,是这次展览会还是拿到了第一张3万美金的出口订单。

        回国后,盛建勇逼上梁山,调整产品结构,淘汰厂里那些低端设备,一下子引进了三条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用聚氨脂原料生产轻便鞋,这种鞋子的价格高于原先的低廉鞋一倍多,使得一些客商不敢下订单。面对新产品开发出来没人要的局面,盛建勇先人一步,采取“保底销售”的市场策略,让全国的销售商没有后顾之忧,一心一意替卓凌鞋业效劳。通过一年时间的市场摸索,终于打开了销路。2003年开始,中东市场上,这种用聚氨脂生产的轻便沙滩鞋十分畅销,盛建勇生产的出口凉鞋供不应求,于是,温岭各地的鞋厂纷纷赶来取经学习,一时间,盛建勇成了聚氨脂行业的龙头老大。“那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提高温岭鞋革业知名度、能对温岭的鞋革业市场有利,我都会毫不保留地把生产技术传授给同行们。”盛建勇笑着说。


 路在脚下

        “脚要走路,脚在变化,所以脚要穿不同尺码的鞋,我坚信鞋革业永远是个朝阳产业。”采访时,盛建勇说得很开心。2005年起,鞋革业流水线工艺进入了温岭市场,原始的手烫、浇铸已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技术冷粘技术,利用了冷粘技术后,温岭鞋革的质量提升到接近温州、福建的水平。盛建勇在应用新技术方面先人一步,在仿革方面在有绝对优势,因为仿革的透气性能好,得到了市场的认可。2006年至今,卓凌鞋业的产值都达到一个亿,近5年,均居温岭鞋业的前10位。数量代表一个鞋革企业的规模,而质量则代表一个企业的生命,盛建勇从一开始的重数量,向现在的重质量转变,表明他的企业实力在增强。“我的企业原来每天生产一万双鞋子,现在只要求生产8000双就行了。尽管我的数量降下来了,可质量上去了,产值仍然达到一个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盛建勇就对前来采访的记者预言:“金融危机能给温岭的鞋业带来一次腾飞的机会。”盛建勇是个预言家,历史证明了他的预言,温岭的鞋厂不但没有倒闭,反而质量越来越好,出口量越来越大。路在盛建勇的脚下延伸。2001年,温岭市鞋革业商会成立,盛建勇担任了副会长职务。2008年,盛建勇当选为温岭市鞋革业商会第三届会长。于是,他到市政府争取到政策,发动全市39家上规模鞋革企业,筹集资金两亿多元,亲自负责在市区总部经济基地建造26层高的鞋业商会大厦。鞋业商会大厦的兴建,标志着温岭制鞋业走向“集聚、集约、集成”的发展之路,体现了“人才密集、资本聚合、资源共享、集体发展、强力辐射、合作共赢”等特征,为全国鞋业界基地的建设带来了推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同时也标志着温岭鞋业走向蓬勃发展的阶段。鞋业大厦的崛起,盛建勇功不可没。


爱心永驻

        盛建勇是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家,又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慈善家。“作为企业的老板,一定要尊重员工,一定要善待员工。善待员工就是善待自己的企业。要给员工有休息的时间,还要给员工有谈恋爱的时间。尊重员工,就是要给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还要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心情舒畅了,身体素质好了,就会给企业做出好的产品。”盛建勇越说越激动。为使工人安心生产,生活保障是头等大事。为此,盛建勇办起了食堂,一日三餐每个工人只需付3元钱,就可吃到两菜一汤。“身体素质好了以后,工人为你企业做起的产品也好。”职工生病,盛建勇慷慨解囊。来自贵州的员工孙光辉突发脑溢血,花去医药费8万多元,除了医疗保险,盛建勇还让公司划出5000元,解决孙光辉的后续费用,公司员工得知后也纷纷捐款。

        2010年底,一位来自四川名叫屈仕权的老员工又回到公司,要求盛建勇给他安排个工作。原来,这位老员工是14年前在卓凌公司打过工,后来回四川老家后生活困难,身体又不大好,于是老孙又想到盛建勇老板的好处,二次投奔卓凌公司,没想到盛建勇十分同情这位老员工,马上给他安排门卫工作,使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员工有了稳定的生活。盛建勇又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慈善家。四川地震他带头慷慨捐款,他不但在镇里捐款,还在商会里也捐款。结对助学的好事他已记不清了,采访中只告诉笔者:今年他又结对助学了,他通过温岭市慈善总会泽国镇办事处捐款两万元,资助两名在北京上大学的泽国镇贫困学生。

        路在盛建勇脚下延伸,盛建勇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今年他又投资6000万元,兴建现代化的新厂房,生产国际上有权威的产品;路在盛建勇脚下延伸,他为了鞋革业商会的融资,创办了扬球投资有限公司;路在盛建勇脚下延伸,他要帮助的人还很多很多。盛建勇,好样的,他真不愧为温岭市鞋革业的领军人物!(金宗炳 文/摄影)


 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简介

        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出口型制鞋企业,现已成为温岭市重点出口创汇企业,本公司拥有厂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现有员工900多人。现生产各式男女鞋500多万双,产品远销韩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信赖和喜爱。
        浙江卓凌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6年,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企业不断转换经营机制、增添设备、扩大规模,在原有四条流水线的基础上,2008年增加两条流水线,并对运动休闲产品进行开发生产。在发展过程中,公司引进现代科学管理,以优质的产品开拓市场,以优质的态度服务客户,使产品供不应求,畅销全国各地及国际市场。
卓凌公司本着诚信、执着、时尚、奋进的经营精神,以创造力经典,引领生活为经营宗旨。现被评为“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第五届台州市消费者信得过单位”,2006年荣获诚信企业、2009年延续为浙江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
        品牌是质量的延伸,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硬件设施完善的情况下,公司专门组织各项培训,全面提高各层次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团体素质,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判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卓凌人视今天为落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