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灵钢:让瑞丰“五福”扬威四海

2012-04-18



潘灵钢,浙江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岭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温岭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台州市第三届、第四届人大代表,浙江省浙商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五金机电商会理事,中国五金协会理事,温岭市慈善总会理事;温岭市十佳重才识才企业家、温岭市优秀青年企业家、温岭市首届中国特色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温岭市明星企业家、台州市优秀青年企业家。         

 

12月13日,一个冬天里阳光灿烂的日子,笔者慕名来到温岭市城北街道工业园区,走进浙江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采访该公司董事长潘灵钢先生的创业故事。今年43岁的潘灵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诚信、睿智。是他,凭借科技,把自己从“油壶王”变成“气动工具王”;是他,凭借科技,让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扬威四海,成为世界商人心目中的“知名品牌”。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年轻的董事长在创“五福”品牌的路上留下的既艰辛又动人的故事吧。


看老爸创办地下工厂

1979年,中国大地上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允许个人办厂。要办厂也是偷偷摸摸地办,那时叫做“地下工厂”。潘灵钢的父亲潘宗梅属于那种“胆大妄为”的农民,他竟离开社办企业,自己偷偷办起了一家地下五金工厂。“父亲办地下工厂时,我还在读书,所以跟着担惊受怕。”采访时潘灵钢回忆道。“父亲的地下工厂生产的产品是‘油壶’,是用来加润滑油用的产品。当时城北石粘一带没有模具,父亲只好乘汽船将原材料放在小汽船顶上,运到有模具的温西钣金厂去加工。父亲去住旅馆都找最便宜的住下。那个时候苦啊,冬天里父亲衣服单薄,经常感冒,感冒以后又无钱去医,结果落下个严重的慢性支气管炎的毛病。”后来,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偏僻的海角温岭山城,潘灵钢的父亲潘宗梅也放开胆子,从地下转到了地上,名正言顺地办起了温岭县石粘五金厂。1986年,潘灵钢从温岭农技校高中毕业(后继续深造于中国地质大学)后,就直接去台州市路桥的一家工厂学习做模具的技术活,学成回来便帮父亲跑业务。


跑业务尝尽人间艰辛

“那时候闯天下真的太苦了。”说起往事,潘灵钢感慨万端。业务是“跑”出来的,不“跑”根本接不到业务。“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不千言万语”这“三千”精神正是当时温岭人刚创业的真实写照。“有一次出差跑业务,我一出去就是15天,你知不知道,这15天里只有一夜住在旅馆里。有一天到江苏跑业务,一天时间就跑了四个县,你说苦不苦啊?”潘灵钢说。出差坐火车却买不到有坐位的火车票,只好买站票,白天站站还可以,可到了晚上站着就不行,于是买一张五分钱的报纸,往车厢的坐椅下面的地板上一摊,钻到坐椅下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就天亮了。住旅馆能便宜就便宜,一夜不超过10元钱,有一次潘灵钢住到了最便宜的旅馆,一夜只有2元钱,那三人房间是用旧报纸糊起来的。“那时我年轻不懂,出差时往往将钞票往上衣口袋里一塞,这下就闯大祸了。”潘灵钢激动地说。有一次,他跑业务去了贵州,他走在大街,几个小青年看到他口袋里有钱,于是将他强拉到一个偏僻的小巷里,将他狠揍了一顿,并要他将钱交出来,等他将一部分钱交给那帮小流氓后,才肯放他走。最让潘灵钢难忘的,是第一笔外贸出口订单。“那是1995年的事,一个美国客商订了我们厂生产的1000只油壶,每只5元钱,一共5000元人民币。从此,我看到了出口的曙光了。”潘灵钢越说越激动。


创品牌冲破家族管理

2003年6月28日,这是一个令潘灵钢终生难忘的日子,他冲破家族式管理,承接父业,理清所有家族债务,成了“瑞丰五福”第二代掌门人。潘灵钢独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发在国际市场上打得响的“喷枪”新产品。第二件事就是征地50亩扩大生产规模。有一组数字最能说明潘灵钢的潜力和能力:2000年产值只有630万元,2001年2300万元,2002年4700万元,2003年产值就达到7000万元,……2007年产值高达2个亿,2011年产值达2.3亿元。潘灵钢承接父业后,企业飞黄腾达,一路高歌猛进。2004年,潘灵钢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这一举动令他的老父亲都不敢相信。他决定投资2000万元,兴建两幢三层楼、建筑面积多达1.2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当时,我真的很担心,可是有压力才有动力啊,我觉得一定要把企业办得更好,才对得起父亲的培养。”潘灵钢笑着说。                                                           

企业家就是企业家,胆魄就是与众不同。潘灵钢一边建厂房,一边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设备,还高薪聘请台湾专家到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一职,使产品品质跃上一个新的档次。2009年,公司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五福”电动喷枪被评为“浙江省出口名牌”、公司的技术部门被认定为“浙江省级技术中心”、“五福”商标被认定了“浙江省著名商标”,“五福”商标还在国际上八十多个国家注册。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潘灵钢付出多收获也多,目前他的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五金工具的大型企业,占在面积165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有职工800多人,拥有数控车床、数控专用机、加工中心、三坐标等各类先进设备800多台,年生产能力达1500多万件(套),产品销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瑞丰五福的气动工具出口一下子从2个亿下滑到1.7亿,2009年又下滑至1.1亿。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潘灵钢坚定信念,及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潜心研发新产品,加大科技投入,还背水一战在温岭松门上马工业区征用100亩工业用地,总投资1.68亿元,目前一座建筑面积达9.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瑞丰五福园”雄姿英发,正迎接二次腾飞。近三年来,潘灵钢的公司出口创汇6500万美元,纳税5000多万元。“专注一个行业,把它做大做强就行了。我不去做跨行业的事,我的五金行业蛋糕还可以做很大。”潘灵钢很自信地说。


创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有两条,一是企业家的胆魄和素质,二是企业职工的齐心和协力。潘灵钢重视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关爱职工的今天和明天。采访中,笔者在车间碰到一个四川籍的老职工。他叫周云江,在瑞丰五福公司已经20多年了,现在是车间主任,问他为啥在这个企业这么久,他只说了三个字:“有感情。”潘灵钢告诉笔者:“在我们企业,一般部长级的在企业都在10年以上了。”尊重人才,善待员工,是瑞丰五福兴旺的秘诀。你瞧,2011年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浙江瑞丰五福气动工具有限公司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在引进人才方面,潘灵钢创造了一个平台,然后聚集一群优秀的人才,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去激发他们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潘灵钢在成就人才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的事业。潘灵钢说:“老板不是万能的,企业在发展就必须引进和培养各方面的人才。”自从潘灵钢接手企业后,便启动了引进和培养人才工程。企业除了引进人才,潘灵钢还为公司培养了不少人才。企业每年出资挑选了4位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学习。对于这笔账,潘灵钢有自己的算法:“我觉得这些也算是一种投资,是一种长远的投资,是感情和智力的投资,也是留住人才的方法。”

老板尊重人才,人才也会尊重老板、尊重企业,人才才会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如今,“瑞丰五福”的产品已扬威全世界,还有六十多项国家级专利产品产品,多项国家级技术革新专利。几年来,潘灵钢的企业先后荣获“温岭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温岭市十佳聚才爱才单位”、“温岭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台州市聚才爱才单位”、“台州市‘强保障、促和谐’先进示范单位”、 “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先进企业”、“浙江省模范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