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温岭市首届童鞋节在九龙湖公园启动。活动现场,女排世界杯冠军刘宴含带领着30多组亲子家庭进行了“温岭人穿温岭鞋”环湖跑。天寒地冻,但大家的热情高涨,踢毽子、合影、投篮、踢鞋子……每个打卡点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活动中孩子们所穿的童鞋,全部都由温岭市城北街道的企业提供。温岭是国内三大童鞋基地之一,城北街道则是国内童鞋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经过40多年的发展,这里先后走出了飞鹰、足友等当地知名的上规模企业,目前共有鞋企870多家,年产鞋子高达3.5亿双。虽然量大,但中低端产品的标签,也让城北企业家对“品牌战略”充满了渴望。“质量相同的两双鞋子,贴上名牌标签后,价格能相差4倍。”当地一家给国际品牌“百丽”做代工的企业负责人说。做大品牌,提高利润,完成从量到质的跃升,成为温岭童鞋转型升级的一道必答题。此次童鞋节的举办,也是为了进一步打响温岭童鞋的知名度。
其实,品牌战略是城北街道一以贯之的目标。早在2013年,该街道就实施了温岭童鞋质量提升项目,并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项目。最近几年,城北更是进一步开展鞋业提升专项行动,提出“做优品质鞋、做强品牌鞋”,成效明显。启动“温岭童鞋”集体商标注册;开展“数字商贸新业态论坛”、企业家沙龙、“童心鞋力助推共富”融媒大直播等活动20余场;街道鞋企主导起草的“品字标”“鞋类国标”“浙江制造”等多项行业标准正式发布;打造专业直播基地、共享直播间、特色鞋业街区……在转型升级中,城北童鞋正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苦练“内功”,增强行业“声量”
近日,在浙江比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品车间一片火热景象。一双双温热的新鞋经过严格的质检,从流水线装到鞋盒里,等待运往全国各地。
今年年初,浙江比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获得了“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正式跻身“品字标”俱乐部。
“品字标”品牌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公共品牌,是高品质高水平的代名词,具有“精心设计、精良选材、精工制造、精诚服务”的显著特征。从申请到正式获批,比迪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为了更好地把控产品的质量、提升生产效率,去年开始,浙江比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李荣启动了“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投入资金220万购置智能下料机、智能化双层流水线、急速冷定型机、智能化定型机、电脑花样车、智能化压合机、电脑花样机等先进设备。
“智能化双层流水线可以分开调节鞋底、鞋身这两层的控温。一般来说,鞋身的温度较高,为120℃,胶水容易粘牢;鞋底的温度在90℃左右,温度高了容易变形。原先采用的单层流水线,鞋底、鞋身都摆放在一起,只能设置一个温度,因此只好折中选择在100℃左右,如此操作,对鞋子的品控有所欠缺。现在有了新机器,在增加产品精准度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提升生产效益。”罗李荣说。
今年以来,比迪体育还采购了激光划线机、智能振动下料机等机器。两年时间百万级别的新设备投入,对于这家产值3000多万、拥有员工260多人的童鞋企业来说,也是一次颇有规模的更新升级。对于这样一笔支出,罗李荣从拍板到落实,没有丝毫犹豫。
罗李荣说,设备升级带来的产品质量提升肉眼可见。“近三年来,我们企业的发展从跑量逐步转型到提质上,低端产品打价格战,高端产品做品牌,在中间只会高不成低不就。”罗李荣说,他也面临过超市抽检不合格的情况,巨额的罚金和逐渐萎缩的市场,都让他痛定思痛,走好品牌战略,“如今,自家的童鞋已经实现了出厂价翻番,年生产能力达185万双,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近年来,城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像比迪一样苦练内功,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浙江几米熊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就以特色产品“儿童健康休闲机能鞋”在市场上走俏。
“我们公司专注于0-7岁童鞋领域,根据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在鞋垫中加入了幼儿足弓辅助系统,以育儿工学结构设计,保足骨防变形。”浙江几米熊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斌峰说,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他们的童鞋从生产到出厂还要经历3道严格的质检环节,以及每季保持上百款的上新量,让他们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如今,几米熊的年产值能够达到5000多万。
去年,以该公司为主起草的《儿童鞋垫》标准已经获批了浙江省“品字标”团体标准。今年,几米熊还在福建晋江建立了实验室,着力打造国内最科学专业的机能鞋品牌。
无独有偶。2019年,台州足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捧回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的认证证书:该企业自主起草的《中小学校园运动鞋》正式成为“浙江制造”标准,一举填补了国家、行业标准的空白。
……
截至目前,城北街道辖区内企业共参与“鞋类国标”修订4项,获“浙江制造”认证4项、中国驰名商标1家、浙江省著名商标6家,成功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实现“制造”向“创造”的跨越。
“敲门问需” ,创优营商环境
年初,温岭鞋革业商会城北分会会长蔡君昌参加了城北街道组织的一场企业家座谈会。会上,一群规上企业“掌舵人”围绕经济发展和鞋业振兴两条主线畅所欲言,谈论最多的是“营商环境”四个字。“企业家信心不足时,更需要政府支持。”城北街道负责人说,要根据行业需要,出台更接地气、更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好政策,做好低效用地再开发、企业绩效评价等工作。简而言之,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来对冲行业外部风险,给予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几天后,城北街道的工作人员分批走进企业,手把手教企业用好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这个两年200万元的设备更新项目,还有企业自己的软件开发,都符合政策条件。”在台州威好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帮着一“算账”,发现可以兑换80余万元的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城北街道紧紧围绕温岭市《稳经济42条》《惠企助企56条》《推进工业经济稳进提质的五项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为初创型企业、成长型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谋求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点对点”走访对接、“一对一”问需帮扶,共计解决质量提升等大小难题80多个,协助企业申报补助资金100多万元。还创新推出了鞋业园区“伙伴银行”,开展“一园一策”整园授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惠及182家企业。
以九份村小微园区为例,该园区获得了1800万元的集体授信。作为小微园区的一员,温岭市名世鞋材有限公司因此受益。
受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双重影响,名世鞋材今年效益下降,外贸货款要延迟到账。而在货款到账前,企业需要支出工人的工资和生活费、水电费等共计200多万元,流动资金周转紧张。名世鞋材负责人赵妙福向银行寻求贷款。得益于集体授信,他仅花了半小时就从线上“税银贷”贷到了50万元。
“像这样少跑脚头、不费舌头就能贷到款,对碰到困难的企业来说就是强心剂!”赵妙福说。
徐斌星是规上童鞋企业台州市梦理达鞋业有限公司的掌舵人,公司年产值5000余万元。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他毅然投入7000多万元购买工业用地、建设新厂房,并于去年年底建成使用。
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对资金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得知情况后,城北街道经发办主动上门送上惠企政策,对接银行提供金融信贷专项服务,帮助其用新厂房以及注册商标作为抵押,成功贷出2200万元贷款。
今年以来,城北街道不断在助企服务上推陈出新,携手银行打出了“N+贷”组合拳:“电商贷”“家风文明贷”“质量贷”“知识产权贷”……只要信誉好,有形资产能贷,无形资产也能贷,惠企纾困的政策上限不断抬升。
为解决鞋业老板用工的后顾之忧,城北街道还通过数字化改革,令动态数据库与人才市场、本地企业信息互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有效推动近6万外来劳动力参与鞋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创业就业。仅每年举办的“促进就业 才聚城北”制鞋工人专题现场招聘会,就提供就业岗位超9000个。
同时,城北街道还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举办生产管理、组合生产、鞋样设计、电脑针车技能等企业职业技能培训250余场,目前辖区专业技能持证率达34%。并推动企业与台州第一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高级技工和产业研发设计人才。
“云端”发力,主动“触网”生金
“刚刚亮了灯牌但没有抢到鞋的姐妹,请给主播扣个1……”在城北街道直播基地,主播张必胜单手端着一款鞋子,正在镜头前带货。从当天晚上8点开始,2个小时不到的时间里,他的抖音直播间已卖出超过1000双鞋。这些鞋子,全部来源于当地的鞋业企业。
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开始在网上开辟“第二条销售路线”。为规范发展,城北街道投资建设了直播基地,设置了11个专业直播间,并引进了浙江掌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旗下现有主播48名,可以为当地鞋企提供定制化的直播服务。相比自己搭建直播团队,利用基地直播,费用能降低七成。”浙江掌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凡说。
除了帮助企业直接销售以外,城北街道还依托“数字商贸新业态”党建联建适时推出“俊采星驰人才培养计划”,免费提供直播“理论+实操”培训,帮助更多的人“触网”。
黄玉秋是新温岭人,跟丈夫经营着一家制鞋企业。直播行业红火,她也想加入其中,为自家的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今年上半年,她在城北街道注册了一家公司从事网络销售,但一直不得章法。
“商品讲解遵循A+B+C/D/E+F公式。”“燃款产品的讲解时长要占比总直播时长的40%以上。”……黄玉秋说,培训课程上,老师用条目式罗列直播注意事项,一目了然。这些干货满满的笔记,现在已经转换成了她的直播实践。
截至目前,城北街道直播基地共培训260多人,成功孵化优质主播120多人,吸引了60多家企业加入,并且成功入驻抖音MCN,开展直播销售活动1800余场,累计带动销售额1.3亿元,新增就业贡献率超45%。
如今,从直播基地往外看,一块块包含“网店”“淘宝”等字样的招牌点缀在各个企业之间,如同雨后春笋。据统计,2021年,城北街道电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2.7%,辖区内共有各类网店2300余家,15个村居中,有12个村获评中国淘宝村、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村。
积极催生电子商务与鞋业产业之间的良性“化学反应”,去年11月,城北街道还摘得了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荣誉称号。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开展全域电商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街道建设,推出电商行业准入、退出机制,制定全方位、多层次的扶持政策,大力推动直播带货营销模式,培育扶持网络主播新业态群体,发展线上线下渠道整合营销,进一步帮助企业拓展生存空间。”城北街道党工委书记梁云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