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以“智能时代·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爱仕达·钱江机器人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峰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洲际酒店举行。
会上,陈合林董事长发布爱仕达新时期的智能制造战略规划,他提出:“爱仕达智能制造生态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将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以生态圈为平台,扩建朋友圈,坚持自主研发与投资并购双轮驱动,通过技术、资本赋能联合等方式,与系统集成商、装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深度合作。”
打造两万台机器人数字化工厂
本次峰会,爱仕达正式宣布:将筹集超过5亿资金打造“温岭数字化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项目”,预期达成2万台工业机器人、5万台机器人控制器和相关零部件,以及3000台/套集成专用设备的超大规模生产能力,以规模效应实现智能制造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新突破。
爱仕达东部工厂位于浙江沿海产业聚集区,成功应用了近500台钱江机器人。2019年12月投产运营后,工厂生产效率将提高2成以上,以标准化、模块化、精益管理为基础,促进系统工艺布局优化、自动化集成应用、智能仓储物流、智慧园区建设等各个方面全速发展,全面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2万台机器人数字化工厂的宏伟蓝图,既是爱仕达自我发展和加压的战略布局,也充分展现出其对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坚定信心。
打通机器人上下游产业链
2016年开始,爱仕达正式进入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如今,其精心打造的智能制造生态圈已见雏形。
会上,陈合林总结:“三年来,我们累计投资10多亿元,构建和提高了机器人研发、制造和应用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了数字化智能制造生态圈。”
目前,钱江机器人是浙江省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本体生产企业,并在上海、杭州、哈尔滨设立全资子公司,专注于机器人本体及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
在多家集成应用企业加入后,爱仕达加大力度打通上下游链条,拥有了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核心工业软件等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其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汽摩配件、厨房炊具、五金电器、工程机械、电子装配、仓储物流等行业。
与此同时,爱仕达成立上海智能研究院,加大推进与科研院校和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并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机器人培训学校,为智能制造产业培育、储备后备人才。
为形成产业聚集效应、融入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爱仕达于2018年7月启动上海智能谷项目,集中技术、人才、资本优势,打造智能制造研发、体验、孵化、人才培训、金融、工业云服务等六大中心,积极构建合作共赢的智能制造生态圈。
至此,爱仕达形成了从核心部件、机器人整机、到工业软件、系统集成、智能制造及数字化应用、爱仕达云平台的完整产业链,能够为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技术的强势助力下,爱仕达智能炊具、智能家电、智慧家居、工业机器人及智能集成应用事业有望迎来全面提速和新一轮爆发。
现场直击钱江机器人工博会方阵
本届工博会,钱江机器人于国家(上海)会展中心7.1H-D016展出多条无人化、智能化应用示范线。
来自北京的张小姐在钱江机器人展位上体验了一把智能咖啡吧的便捷。张小姐表示,以往的自动咖啡机需要选取纸杯、放置纸杯等操作,而现在仅需跟智能咖啡吧“对话”,就能通过展示窗看到智能机器人拿取纸杯、制作咖啡的全过程,全程不到1分钟就可拿到新鲜咖啡,体验感非常好。
此次参展,钱江机器人一改以往“高大上”的排面,展出更贴近大众生活的智能咖啡吧引来了大量参观者。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展出咖啡吧主要是为了向观众展示智能机器人的魅力,智能机器人除了可以解决繁琐、重复的工厂作业之外,还能极大优化群众的生活体验。
C2M智能数字化生产线
这套无人智能生产线包含6种不同应用服务和钱江机器人,多套自主研发的实时视觉在线检测系统,以及MES和工业互联网,可实现全智能无人生产和个性化柔性定制,具备加工周期短、节拍快、订制化的特点,主打大规模定制柔性化C2M智能生产模式。
钱江机器人是国内首批自主研发C2M生产模式的企业。钱江机器人周文彪表示,今年展出的大规模定制柔性化生产线可真正实现从网上下单到定制制成的整体过程,响应速度更快,可建立从生产到一体化物流链,打造全新的C2M大规模商化模式,为去年的升级版。
通过互联网平台与智能机器人的结合,该生产线既可完成大规模生产,也可完成少量多批的定制服务,更便于扩展为无人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等工业领域。
除了大规模定制柔性化C2M无人智能生产线,此次展会上钱江机器人还带来了多项智能工厂应用:3C智能检测、智能仓储、双机协调智能焊接、大型工件抛光打磨、磁悬浮环形直线模组、涂装工艺柜及喷涂件展示,以及多种自主研发的工业软件。(高工机器人网 文/潘敏瑶)
陈合林
智能咖啡吧
钱江机器人智能咖啡吧
大规模定制柔性化C2M无人智能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