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贤明:搏击商海 心系桑梓

2020-05-17

       

       

童贤明:广东省浙江温岭商会会长

        广州市童氏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德派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港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童贤明:搏击商海 心系桑梓


这些年,童贤明回家乡温岭的时间越来越多,一个月里,半个月在温岭,半个月在广州。这反倒让他成了两地的“客人”,每到一处,朋友们总是免不了拜访、宴请。

“年纪渐渐大了,就想着回归家乡、回报家乡,毕竟这里是自己的根。”近40年商海沉浮,童贤明对于自己的心意十分明了。他这么想,便这么做了。

童贤明是广东省浙江温岭商会的会长,也是一位在商海搏击的企业家,从珍珠起家,到服装行业,再到房地产,现在又转战智慧用电,一次次的实战历练,锻造了童贤明奋勇向前、勇立潮头的商业精神。在广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之后,童贤明将目光收回到温岭,准备再干一番事业。

初到上海,销售珍珠起家

1983年,童贤明只身前往上海,从事的就是珍珠销售。那时候,上海的市场不错,童贤明敢闯敢拼肯吃苦,没过几年,便积累了上千万元的惊人财富。

在珍珠行业做得顺风顺水,然而童贤明内心里一直有一个做服装的梦想。1988年,珍珠销售开始走下坡路,童贤明便动了开服装厂的心思。“农业生产的规律经常如此,别人看珍珠行业赚钱,就一窝蜂养珍珠,结果导致当时珍珠行情下滑。”童贤明看到了这点,想着转行做点别的。

然而,隔行如隔山。由于从没接触过服装行业,童贤明对此完全一窍不通,投入数千万元,竟都像扔到了水里。

“找不到专业人员,打样都要自己来打,不懂一个行业,想入门真的很难。”童贤明撞了南墙,自知自己不是这块料,留下昂贵的学费之后,毅然退出了服装行业。

“那时,亲戚朋友以为我会一蹶不振,毕竟就算放到今天,数千万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巨大的挫折,给童贤明的人生来了迎头一击。不过,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童贤明重拾信心,决定再战商海。

依然是熟悉的珍珠销售行业,很快,童贤明又积累起新的财富。过了几年,童贤明发现,上海已经不再适合他更好地发展,他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南方。

“1996年正月初八,我就出门找市场了。一直到3月份,跑了两个多月,我跑遍了整个中国,角角落落都看了个遍,后来看到广州的发展,我就觉得可以到这座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童贤明认为,当时的珠三角可谓是全中国最开放的前沿地带,这里既离香港、澳门等地很近,外商汇聚得也多,一眼望去,竟处处是商机。

“那时的政策不像现在这么宽,外国人入境停留时间短,大多都到广州、深圳等地拿货,我发现在广州开店可以免去中间商环节,那么利润自然能高一些。”想到就干,童贤明便前往广州,开了一家珍珠店。

深耕广州,拼搏事业蓝海

初时,童贤明就在中国最大的珠宝市场——荔湾广场,跟人合租了一间店铺。当然,荔湾广场那时并非中国最大的珠宝广场,这一“荣誉”的获得,其实离不开童贤明的功劳。

“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下九路,是香港人独资的,共有16万平方米商铺、17万平方米住宅,1997年那会,住宅就卖到了11800港币一平方,商铺更是卖70000港币一平方。”童贤明感慨,那时的11800港币,折合成人民币近14000元,反观温岭的房价,也就三四千元一平方,不管是荔湾广场的住宅还是商铺,远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况且,那时周边地段还并未发展起来。

荔湾广场开业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不温不火,三四五层的商铺就这么空置着,无人问津。2003年到2007年那会儿,童贤明的珍珠店生意非常好,一天出货达几百万元。然而,童贤明也意识到,很多货款欠出去,便很难收回来。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童贤明觉得,单单做珍珠生意,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2009年,眼看荔湾广场诸多商铺空置,一个想法浮上童贤明的心头。“把四五层的商铺全都租下来吧。”租下整个四层和五层,总共3万多平方米、400多个商铺,万一失败,这将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不过,这一次,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童贤明以超强的胆识,一次性用积累的资金全部付清了荔湾广场四五两层的承包费用,7000万元的资金,付清了部分商铺15年的租金以及部分商铺10年的租金。

荔湾广场之所以难吸引人气,重要原因就在于租金高、铺面贵。童贤明是个有大魄力的人,手里捏着这么多商铺,他出乎意料地打出了第一年免租金的招牌。对于当时这个决定,童贤明内心或许有些惴惴,但没过3个月,3万多平方米的铺面全部租满,让童贤明对于自己这一步充满了信心。“只要商家愿意进驻,带火了商场之后,他们自然就舍不得这里的商铺了。”

果不其然,到了第二年,荔湾广场人气渐旺,甚至连三楼都入驻满了商家。一边是蒸蒸日上的商业氛围,一边是自己投巨资装修的铺面,商户们都选择了留下。如今,荔湾广场已成为影响力遍及东南亚的、中国规模最大的水晶珠宝首饰批发交易市场。而童贤明出租的商铺中,最高的月租达到了6万元。

在这个广场里,童贤明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荔湾广场就此成为了童贤明在广东的创业基地。而这也是童贤明创业生涯中的一个高点。

长线布局,发力智慧用电

广州荔湾区和业大厦8楼,坐落着童贤明近些年新成立的关于智慧用电安全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起建,得益于他商界朋友的建议和自己对市场形势的把控。

“各种企业越来越多,然而在用电管理方面,不少还没跟上最新的发展趋势,所以总能经常看到企业发生火灾的新闻,这其中,由于用电疏忽而导致的,便有不少。”童贤明是个实干派,2016年就到上海深入考察了一番。“智慧用电系统能监测电气线路,在电路起火的前期就能及时察觉,以便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童贤明决定转型,将珍珠生意交给老婆孩子打理之后,就将大半精力投到了智慧用电项目里。

2017年下半年,童贤明在家乡温岭注册公司,成立了德派森物联科技公司,搞起了智慧用电项目,并成功在工厂投产,生产了10000多套产品。彼时,童贤明并不是第一个看中这个项目的,温岭已有十几家类似的企业,只是童贤明觉得,既然是好事,就不该只冲着赚钱而去。

其实,温岭有众多鞋企,安全生产是首要之事。在童贤明的设想中,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然而,事实给了他一个无情的回应。“很多企业的安全意识依旧没到位,所以我的客户算不上多。”童贤明眼看着之前的“竞争对手”一家家倒闭,渐次退出了温岭市场,他却没有萌生退意。

“你看墙上这些锦旗,就是智慧用电系统发挥功效,帮助企业避免火灾损失,企业送来的。”童贤明觉得,既然赚不到钱,那就当自己是在做慈善好了,企业一旦发生火灾,总归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这个项目前期投入大,这些年也一直没赚到钱,每个月维持后台监控运营等要亏五六万元。”童贤明向客户承诺了三年免服务费的期限,而他自己也打算至少为客户服务五年之后再做下一步打算,哪怕一直亏钱,他也没有皱一下眉头。接下来,他准备把智慧用电项目推向三产服务业和居民的家中,通过产品真正把安全带给家乡人民。

虽然前路未定,但这样一句话一直挂在童贤明的嘴边:“利国利民的事,总要试试。温岭没有火灾,那就最好了。”

带头引领,凝聚会员力量

作为广东温岭商会的掌门人,这已是童贤明第二次当选商会会长。在童贤明任职会长的这些年里,他通过设立多个分会,商会规模日益壮大。

目前,在广东省的温岭籍人士近十余万人,产业分布涉及建材、通讯、矿业、房地产、物流贸易、金融服务、汽车制造、石材加工、项目建设、现代农业等30多个产业。近年来,广东温岭商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优化结构的要求,注重新入会会员的质量,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一批经济实力强、思想觉悟高、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优秀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人士加入到商会组织中来。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商会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商会活力和战斗力的同时,有力促进了商会乃至社会各项事业的向前发展。从最初的150家,到后来的300家、500家,通过推荐和考察,眼下登记在册的会员单位已达600多家。

在为会员们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同时,童贤明都会组织会员开展赞助希望小学等反哺社会的公益活动,而在他的心中,回馈家乡温岭,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事情。

2018年农历腊月廿六,商会党支部的8名党员带着慰问金、毛毯、农产品等,以及对家乡人民的浓浓温情,到泽国、大溪慰问困难群众总计20多户,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去年5月,家具分会成员了解到箬横教育基金缺乏,遇到了困难,一次性捐助教育基金18.8万元给箬横教育事业,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师生们的高度赞扬。今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温岭,造成群众财产不同程度损失,商会领导非常重视这次灾害,组织会员捐款,捐助28万元慰问金(其中船舶分会捐助17万元)给温岭市慈善总会,以便让家乡更快恢复生产。

“商会每年都会对家乡困难群众进行慰问。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扶贫济困是企业家应尽的责任,让广大商会会员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用实际行动营造关心、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浓厚氛围,这是企业家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本分。”童贤明表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凝聚全体会员的智慧和力量,聚焦商会的创新发展,助推会员企业的和谐发展。按章办事,把商会建成民主、和谐、团结、阳光的商会;心系会员,把商会打造成全体会员的共同家园;热心公益,把商会建设成充满爱心和勇于担当的团队。(文/图  庞辉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