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市专门编制了《温岭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布点专项规划》,该规则遵循科学编制、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等原则,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土地集约、要素集中”目标,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滩涂未利用地、低丘缓坡地为主,在符合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符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的“三改一拆”土地、城镇低效用地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小微企业创业园要求主导产业企业数在70%以上,通过小微企业的集聚发展,进一步延伸和优化产业链,变竞争关系为合作提升关系,为我市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小微企业创业园的总体设计应与产业布局、周边生产生活配套等相适应,切实提高综合配套服务水平,完善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集中配套一定比例的职工宿舍、食堂、办公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承担温岭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布局规划设计的市规划设计院项目组工程师杨霞告诉记者,温岭市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布点规划涵盖温岭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除太平街道暂未有园区列入外,其余4个街道、11个镇、铁路新区、东部新区共规划园区43个。
这43个小微企业创业园布点规划按地理位置和产业特色划分区域,分城区组团、西北组团、东部组团、西南组团等四大组团。
【城区组团】共有9个小微企业创业园,依托城区原有的鞋业、机械生产链,在环境污染整治、能源节约方面进行引导,以鞋业、装备及电子商务为主,进一步完善和规划城区工业产业结构。区内主要企业有城东洋河鞋业小微企业创业园、横峰下洋林小微企业创业园、城西吴岙小微园、城北杨家渭小微企业创业园等。
【西北组团】依托位于大溪、泽国现有的产业带,发挥重点产业的优势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支持水泵、机械、家电制造及装备加工等先进制造业的优势企业的发展,形成优势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群。西北组团共有10个小微企业创业园,主要有泽国西湾小微企业创业园、大溪沙岸小微园等。
【东部组团】依托箬横、新河、松门与东部产业集聚区等原有产业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示范区“创新、集聚、孵化、辐射、示范”功能,重点发展服装、帽业、机械配套、电子产业等具有高新技术为特征的机械及时尚工业。组团规划松门水产加工园、箬横帽业园区、新河鸦雀小微企业创业园、滨海泥涂东港岸小微企业创业园、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等18个小微企业创业园。
【西南组团】在已存在的温峤工量刃具市场和工量刃具企业的基础上,以机电、机械制造业、机械加工业为主,形成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小微工业带。组团有温峤上街工量刃具特色园区、城南机电创业园、坞根下呈机电园等6个小微企业创业园。
铁路新区泵业小微园区(19-TL01)
城北九份租赁园(4-CB01)
大溪沙岸小微园(18-DX05)
大溪潘岙小微园(16-DX03)
泽国西湾小微园(10-ZG01)
泽国长泾小微园(13-ZG04)
大溪五峰小微园(17-DX04)
泽国三江口小微园(12-ZG03)
泽国沈桥小微园(11-ZG02)
大溪上洋、坎头小微园(14-DX01)
温峤楼旗特色产业园(40-WQ03)
温峤工量刃具创新园区(39-WQ02)
温峤上街工量刃具特色园区(38-WQ01)
城西吴岙小微园(3-CX01)
横峰马鞍桥小微园(9-HF02)
城东洋河鞋业小微园(1-CD01)
城东山南前祝家小微园(2-CD02)
城北瑞峰五福小微园(7-CB04)
城北横塘小微园(5-CB02)
城北杨家渭小微园(6-CB03)
横峰下洋林小微园(8-HF01)
新河雅雀小微园(29-XH01)
新河花篮机械小微园(30-XH02)
箬横东红盘马机械工业园(26-RH04)
箬横亚湖机械小微园(25-RH03)
箬横帽业园区(23-RH01)
箬横水岸科创园(24-RH02)
箬横小微企业孵化园(28-RH06)
温岭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35-DB01)
箬横娄江工艺品创业园(27-RH05)
温岭东部科创园(36-DB02)
温岭东部转型升级示范园(37-DB03)
滨海水泵及配件加工创业园(33-BH02)
滨海利欧小微园(34-BH03)
滨海泥涂东港岸小微园(32-BH01)
坞根下呈机电园区(42-WG01)
城南机电创业园(41-CN01)
石桥头机电创业园(43-SQT01)
松门小微机械企业产业园(22-SM03)
松门水产加工园(20-SM01)
松门东南机械小微园(21-SM02)
石塘盐南小微园(31-ST01)
筑巢引凤 小微重生
温岭日报评论员
面对下行的经济压力,面对如火如荼的“三改一拆”,这几年,不少企业主的眉头鲜有舒展。带血的GDP不能要了,温岭经济走向何方?
市委、市政府指明了方向:在市第十三届党代会第五次会议上,市委书记徐淼在报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时期要解决的五大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产业转型升级。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徐仁标同样提出,以平台支撑产业升级,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留住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
从全市“一盘棋”角度考虑,结合拆后利用,近年来,我市规划建设43个小微园区,并在今年加快建设脚步,为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抓大扶中育小”的发展理念,小微园区的建设,无疑是解决小微企业发展空间问题、保护产业链和现实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污染,消除安全隐患,促进转型升级的治本之策。
小微园区该怎么建?乡镇干部要当好“规划师”。如何才能避免过去低小散、污染严重的情况卷土重来?科学规划当为第一位。以规划为引领,统筹考虑空间布局、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小微园区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小微园区的建设,须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考虑,从大局规划,逐一部署,才能真正推动全市小微企业的转型升级。
乡镇干部要当好“守门员”。各镇村干部不能只着眼于一时利益,要将眼光放长远。建成后的招商引资,要吸取以前低小散发展模式的教训,以规范管理为要求,把好入园关,“看好门”,将重污染、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拒之门外,使小微园区真正走上清新的发展路子。
乡镇干部要当好“店小二”。干部要多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优惠与帮助。比如眼前,全市小微园区的建设框架已经搭好,加快进度使之尽早启用就成了当务之急。审批手续繁琐、时间过于拖沓等,成了拖延项目进展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企业来说,进度的缓慢变成了金钱上的数字,加重了肩上的负担。因此,加快与小微园区相关事项的审批速度,从而加快进度,让企业能够尽早入驻,尽早走上规范化生产以及转型升级的路子,是众望所归。
蓝图已经绘就,小微园区的建设当趁热打铁加快进度,形成气势,真正使之建设成为小微企业的“乐园”,成为产业链相配套、服务链相支撑的企业发展平台,为我市实体经济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