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枣庄担保商会模式破茧中小企业融资难

2008-06-16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渣打银行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做的一次特别调查显示,有90%的中小企业承认面临融资困难。没有足够的资金,许多企业错过了发展的商机。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有关方面使出了种种招数仍显杯水车薪。但在山东枣庄,一种担保商会模式却在运营8年后让企业感叹“融资容易”,在这里,中小企业没有土地、房屋等资产抵押,照样可以从银行拿到急需的贷款。本文将分析“枣庄模式”,以期为小企业融资提供有益借鉴。

        担保商会模式简析

        宗旨与性质:枣庄市中小企业贷款凭借的不是别的,是一种叫做信用担保商会的组织。这种组织是由工商联牵头、中小企业自发成立的具有团体法人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以互助性、非赢利性、中介性为宗旨,主要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贷款模式:会员企业加入担保商会需交纳一定的担保基金,贷款时按照担保基金5-10倍的比例放大贷款。由于组织的非赢利性,贷款不交纳任何费用,不增加企业负担。中小企业只要加入分布在各市、区的信用担保商会,就可以顺利地实现贷款融资,解决发展中的燃眉之急。

        现在会员企业贷款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前银行需要考察15天给予回复,贷下款来至少一个多月时间。而现在,会员只要向商会与合作金融机构同时提出申请,手续完备3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

        风险防控:担保商会有着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除了会员加入程序严格外,会员申请贷款还需要找2至3家会员联保,然后交由担保商会审查、银行审批。一旦出现未能及时还贷的情况,担保企业和商会承担连带责任。

        这样的好处是,会员企业之间相互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由于会员相互熟悉,这家企业需不需要贷款,需要多少贷款,其他会员都十分清楚,这实际上相当于增设了多个贷款义务监督员。

        担保商会模式运营环境分析

        枣庄是山东省欠发达市之一,企业以中小型为主。截至2007年底,该市营业收入过亿元的民企有135家,过5亿元的民企只有15家,没有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没有一个上市公司,仅有一个中国名牌。作为一个中小企业占主导的城市来讲,信用担保商会的作用可想而知。

        枣庄担保商会模式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走到了第八个年头。让人惊讶的是,8年来运转良好,无一笔呆坏账出现,成为最符合当地中小企业发展也最为有效的融资渠道。据统计,担保商会目前已发展到27家,累计为中小企业贷款606笔,贷款资金逾13亿元。其中,2007年发展异常迅速,全年成立担保商会16家,为中小企业贷款2.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13亿元对于发达地区甚至是大型企业来说并不多,但对于众多起步晚、实力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却是救命钱。

        枣庄市2007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47亿元,其中工业贷款41亿元,中小企业贷款数额在12亿元左右。担保商会去年融资的2.6亿元占全市中小企业贷款的20%多。

        担保商会模式的成功经验

        枣庄市薛城区农村信用社杨主任表示,“由于担保商会章程完善,风险防范体系严密,又有担保基金作保证,我们贷起款来就放心了很多”。

        枣庄市工商联副主席、山东华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清华是枣庄首个担保商会发起人之一,在参与担保商会的过程中,让他的企业每年都保持着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枣庄市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率先成立后,他当选为担保商会的副会长。当年,他通过担保商会贷了第一笔款50万元,就是这笔雪中送炭的贷款,使他公司的年产值从原来的800万元翻了一番,达到1600万元。到了第二年,杨清华又贷款200万元,购买了破产企业的厂房,开始拥有了自己3200平方米的新厂区。这和他以前租赁的10间瓦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截至目前,山东华派集团通过信用担保商会累计融资3300万元,企业规模现已跨入枣庄市民营强企行列。

        银联信分析

        对于这种模式成功的原因,银联信认为,担保商会以特有的运作监督机制,把金融风险降到最低;银行不再单纯依靠抵押物防范风险,而是以多重信用屏障化解信贷风险。贷款者讲的是信用,联保者联的是信用,商会共同维护的是全体会员的共同荣誉,真正实现了依靠信用贷款的良性循环。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相关链接:枣庄市工商联力推信用担保商会建设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小型信用担保商会11家,为会员企业担保贷款10.67773亿元,贷款收回率达100%。近日,市委书记刘玉祥、副书记邓滕生分别作出批示,对市工商联开展的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建设予以充分肯定,鼓励市工商联加强信用担保商会建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

        、快速发展。

        近年来,市工商联积极谋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对四大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市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了走访,并与市工商银行达成银企互动战略合作意向,实现了信用担保商会进入国有银行贷款的突破。市工商银行积极向省工商银行争取,调出2亿元资金专用于我市工商联推广信用担保商会为中小企业贷款。市工商银行及所属支行还先后举办了4期“银企融资交流座谈会”,近200家会员企业参加了与工商银行的对话交流,市工商银行专门安排一名副行长带领业务人员,参加座谈会,宣传金融政策,解答企业家问题。8月22日,市工行市中支行与市中区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签订了首个金融服务合作协议书,向担保商会会员提供贷款服务。

        在得到金融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会员企业的积极参与给工商联全面推进信用担保商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信心和推动力。全市工商联系统自觉承担起创建信用担保商会的责任,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保证信用担保商会建设严谨、细致,9月13日,市工商联对全市130多名信用担保商会建设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由3名有着成功运作担保商会经验的基层担保商会负责人担任培训班授课人。市工商联还将市中、峄城、薛城、台儿庄4个区创建信用担保商会的具体实施办法、商会章程等汇编成《枣庄市民营经济信用担保商会实用

        手册》下发给各个担保商会,使担保商会建设更加规范、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