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动力创新思路全面协调
2008-4-15 ■通讯员童红涛 记者全四清牛卫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和中央政府从我国现阶段实际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关“三农”问题的重大经济举措。洛阳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始终高度重视以“百企帮百村”活动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他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帮助农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切入点,充分发挥统战系统的人才资源优势和工商联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广大民营企业的帮扶能力,创新了“五个到位”和“四种形式”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进该市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五个到位
一是认识到位。通过座谈会、现场会、动员会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民营企业家提高认识,让他们明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民营企业家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二是引导到位。通过信息服务,使广大民营企业认识到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农村与民营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双赢的好事情,引导民营企业根据自身优势与当地优势相结合,与政策鼓励的项目相结合,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三是组织协调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研究,了解民营企业的优势和需求。针对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目标、内容、标准等,结合洛阳农村自然资源、劳力资源、优势现状,广泛组织形式多样的对接会、洽谈会,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在广大农村投资兴业。
四是服务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洛阳市工商联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在技术培训、投资、融资、税收等方面提供详细而周到的咨询服务。
五是宣传到位。及时发现总结“百企帮百村”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感人事迹、典型经验,并在全市广泛推广。结合市县两级新闻媒体联合开展专题报道,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主动对一些成绩突出的企业和一些好的帮扶项目进行跟踪报道,积极为“百企帮百村”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种形式
一是系统开发、整村推进型。在矿区和一些占地面积大的空心村,依托企业与村的经济关系、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对所帮扶村进行重新规划,整村搬迁。如孟津县第七建筑公司董事长吕治民为该县城关镇孟庄村建立“孟庄村新型农村住宅小区”,筹资600万元,规划建住宅楼6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为300户农民每户解决1套120平方米住宅,楼前楼后绿树成荫,呈现一派新农村的景象。先期118户有望年内搬迁入居。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
二是项目兴村、互利合作型。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与帮扶村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共同开拓发展空间。目前全市开展的100万元以上的帮扶项目12个,计划投资金额超过1亿元。栾川县建成伊春百合、柿王醋业等5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安排当地农村劳动力840余人。新华夏汽车连锁公司在孟津县会盟镇雷河村投资400万元成立了洛阳市春晓建材有限公司,生产水泥及相关配套产品,吸纳当地农民工40余人,为当地资源开发和农民脱贫增收做出了贡献。
三是基地带动、特色发展型。主要是帮扶企业通过建设原料基地、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帮助对口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市已建成种植养殖基地14个,总投资规模达500多万元。偃师市才智种子公司利用自身优势在偃师二里头村建立良种繁育基地3000多亩,每年收购种子150万公斤,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洛阳市工商联会员企业、市福达美生物工程公司与伊川县酒后乡田园村签订协议建立食用菌生产原料基地,每年从该村订购油葵、大豆、小麦、玉米秸秆1.5万吨,增加收入3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
四是公益捐助、无偿帮扶型。民营企业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回报社会,全市共有350多家会员企业,捐资3000多万元,无偿投入新农村建设中。市工商联福建商会近十家企业去年捐款1100多万元,用于孟津梁凹村蔬菜基地建设、新安县山查村道路建设和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吉利区民营企业几年来为社会慈善捐款累计达800多万元,受益人数达1800多人,其中捐助贫困的大、中、小学的学生人数600多人,助学金额200余万元。
2007年,洛阳市工商联组织参与新农村建设活动民营企业176个,帮扶自然村182个,村企帮扶结对186对,实施帮扶项目242个,到位总资金1.02亿元,其中项目资金7100多万元,组织350多个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公益事业捐助,捐资总额3100多万元,主要用于移民新村、资助建校、建图书室、卫生所、修路、打井、建沼气池等项目。
2008年,根据新农村建设活动实施的现实情况,围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在巩固2007年帮扶成果的基础上,洛阳市工商联计划完成“村企结对”100对,新上帮扶项目100个,投资总规模5000万元以上,实现帮扶村人均增收500元。
目前,洛阳市工商联通过召开洽谈会、座谈会、现场会,对民营企业的帮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支持,截至目前,已组织民营企业实现村企帮扶结对111对,初步完成了预定目标。